胸口劇痛勿輕視 主動脈撕裂兩日內奪命

胸口劇痛勿輕視 
主動脈撕裂兩日內奪命

【本報訊】胸口突然出現劇痛,未必是心臟病發作,小心是患上可能更加危險的主動脈撕裂。心臟科醫生指出,主動脈撕裂並非常見病症,但致命風險極高,如無得到合適治療,患者兩日內死亡率高達五成。由於主動脈撕裂診斷難度高,患者胸痛情況會隨時間消退,故提醒若曾出現強烈胸痛不應掉以輕心,可透過血管電腦掃描等較精準檢查確診病因,高血壓患者等高危人士則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以減患病風險。
記者:何家朗

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動脈,直徑約2.5至3.5厘米,負責將血液由心臟帶到身體各處,其中最接近心臟的是胸腔主動脈,分為升主動脈及降主動脈,前者更直接與心臟相連及為心臟供給養份。主動脈血管分為內膜、中膜及外膜三層,血液在正常情況下會由內膜形成的管道流動,但若內膜與中膜之間出現裂縫,血液便可能衝破內膜,進入中膜和外膜之間的內層,引發主動脈撕裂。

孕婦高血壓患者高危

主動脈撕裂病發時會產生劇痛,港怡醫院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謝德新表示,主動脈撕裂引發的劇痛極難忍受,病人會感到如同由體內被撕開,甚至會由前胸逐漸蔓延至後背,並同時出現頭暈、嘔吐、面色蒼白甚至休克等症狀。主動脈撕裂會一直延伸至不同器官,帶來嚴重後果,包括中風、心包積血、急性心臟衰竭及下肢缺血等。

主動脈撕裂並非常見疾病,每年每10萬人中,估計只有約三名患者,確診難度亦比一般病症高。謝指主動脈撕裂較難診斷,甚至照X光也無法發現,加上患者的胸痛往往在一段時間後自行消退,醫生會傾向循較常見的成因治療,包括氣胸及心肌梗塞等,不僅容易造成誤診,病人本身亦容易因疼痛消退而掉以輕心。

謝提醒主動脈撕裂死亡率極高,病發後每過一小時,死亡率會上升1%,兩日內死亡率達50%,兩周內死亡率更高達75%,必須及時治療。

如果曾經歷強烈胸痛,患者應嘗試安排接受血管電腦掃描等更準確的檢查,以確診病因。

高血壓患者、孕婦、馬凡氏綜合症患者及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主動脈撕裂的機率相對較高,其中男性患者人數比女性多,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3歲。謝呼籲以上高危人士應多加注意,尤其高血壓患者應按照醫生指示依時服藥,並定時檢查血壓、保持健康生活及良好飲食習慣,以維持血管健康,減低患上主動脈撕裂的風險。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