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為香港普選特首全面落閘,定下「8.31」框架,之後不久,佔領運動正式展開。過去五年,筆者眼見社會日趨撕裂,不同政見人士各走極端,已甚少在報章談論政治。現時香港政局,正處於存亡之秋,實在要作出一些回應。
宜重啟政改化解矛盾
過去兩個多月反修例示威期間,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的校友發表公開信,內容正好反映絕大部份港人的訴求,就是「社會矛盾乃源於政制扭曲,權力向當權者嚴重傾斜,政府認受性不足,民情根本不可上達。」因此,重啟政改是特區政府首要任務,港人若能夠按照《 基本法》選出認受性高,具廣泛代表性的特首,施政貼近民心民情,相信能逐漸化解社會矛盾,修補撕裂。
現行選委會組成方式和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都是為少數特權階級而設,是製造貪腐和社會撕裂的主要根源。即使立法會選舉仍然保留功能組別,30個傳統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必須由現時的20多萬人,擴大至包括所有行業從業員。餘下不屬於30個傳統功能組別的港人,可以登記成為超級區議會(共五席)選民,參與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
同樣,即使按照「8.31」框架,為普選特首而組成的提委會,選民基礎必須由現時的20多萬人擴大至全港所有合資格選民。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亦曾表示,普選特首的具體內容仍然可以討論,包括是否調整現行38個界別分組,擴大選民基礎,提委會委員產生辦法能否更民主。
按照《基本法》,選委會的組成及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方法,只須特區政府提出並經立法會通過的選舉法加以規定便可。期望少數吃慣政治免費午餐的權貴,願意放棄特權,推動一人一票選出提委會(或選委會),避免玉石俱焚。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