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由於世界經濟近十年的急速變化,美國一眾科技企業已逐漸雄霸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傳統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在周末跌出標普500指數十大企業之列,是指數創辦90年以來首次。
記者:劉曉鳴
彭博數據估算,這間石油巨企的市值相繼被Visa和寶潔(P&G)爬頭,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長Tom Sanzillo指,石油行業已經從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變為落後者。科技巨頭相繼冒起,而全球石油供應卻因頁岩油革命而產量充足,埃克森美孚今年8月初公佈的第二季業績,淨利潤減21%,股價最近亦創下近5年新低。
埃克森美孚源自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早在1870年由石油大亨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創辦,20年間已幾乎壟斷全美國的石油業,佔據95%煉油和90%運油能力,原油儲備更佔美國25%。這位富可敵國的大亨,卻因霸道手法最終被美國政府以反壟斷法起訴,1911年被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違法,標準石油被迫拆骨解體,並分裂成34間公司,其中包括新澤西石油公司,即埃克森石油的前身,以及紐約石油公司,即美孚石油前身等。
市值一度冠全球
解體後,新澤西石油公司是全美第一大石油公司,全球共有70多間分支機構,分佈在加拿大、德國、墨西哥等地。公司加強勘探油田,又投入資源研究石油和石化產品,合成橡膠和外用酒精都是公司的得意之作。紐約石油公司的業務重點,則在石油產品的銷售體系,以及自家的潤滑油製造系統,後來發展成全球最大的潤滑油供應商。
1981年全球經濟衰退,加上美國和歐洲兩大石油市場萎縮,埃克森石油和美孚石油分別開始調整經營方針,賣走不賺錢的業務,投資亞洲油田,又增加新的煉油裝備。
不過,1998年的金融危機,令全球對石油需求下挫,美孚石油開始出現經營困難。美孚石油當時曾和英國石油公司商討合併,但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埃克森石油隨即向美孚石油尋求合併,1999年11月正式完成合併,成立埃克森美孚,成為當時的第一大石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市值曾是全球第一,但公司業務後勁不再,如今市值不到3,000億美元,有傳媒形容,近十年對埃克森美孚而言,是失敗的十年。若從2010年開始計算,標普500指數2009年至今升逾1倍半,但埃克森美孚2010年股價和現時幾近沒分別。石油板塊市值亦由十年前佔標普500指數11.7%,下跌至現時僅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