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染藍 皮膚灼痛似火燒

記者染藍 皮膚灼痛似火燒

【採訪手記】昨日警方首次動用顏料水炮攻擊示威者,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大批傳媒都被波及。顏料不但在身上留下不易抹走的藍色,更令皮膚感到劇烈痛楚,相信滲入了催淚水劑。

示威者昨日從夏愨道和紅棉路夾攻警方在添華道的防線,防暴警則站在水馬後的高台上用盡催淚彈、橡膠子彈、海綿彈等武器作驅散,但示威者依舊持續攻擊警察防線;在政府總部戒備的水炮車突然快速駛近水馬,警方作警告後,就向十多米距離外的示威者發射水炮。但無論向天射甚至直射,前排示威者都用木板和膠水馬抵擋,稍為後退;後排的最初都因為驚慌散開,但總散完再聚。

警方昨在金鐘首次以水炮車發射藍色顏料水,夏愨道一帶頓時變成「汪洋」。董立華攝

估計200人中招

到大約傍晚6時之前,警方作出不一樣的警告:「你哋參與緊一個非法集結,散開,否則用顏色水將你識別,並作出拘捕。」接着炮口射出的就不再是清水,而是藍色的液體,水炮先射向地面和天橋上的示威者,估計有200人被射中。

當時我亦和一大批傳媒身在靠近警察防線的行人路邊拍攝,顏料水炮向天橋發射時,在毫無預警下突左右擺動,形成一場扇形的傾盆大雨,記者幾乎無差別地全被淋濕,全部頭盔、眼罩、螢光衣及雙手都沾滿藍色。被射中後,初時未感到任何異樣,但在五至十分鐘後,皮膚就出現類似被催淚煙熏的灼痛,而且這回痛楚強烈得多,有被火燒的感覺,即使用清水清洗,依然沒有減低痛楚。劇烈的灼痛最少維持了一小時,及後數小時依然感刺痛。

液體中的顏料基本上不會染上塑膠和玻璃物料,我的頭盔和手機上的顏料一抹就甩,但身體上的液體若未能及時處理,就會粘在皮膚上,需要用濕紙巾才能用力抹走,而衣物上的顏料一乾透更是無法清除。警方昨日使用水炮車向示威者射出藍色水,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指出,相信水炮車使用的染料是靛藍(indigo),當中或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化學物質。在示威現場染有靛藍後,可用酒精抹走染料;在連鎖健康護理店或藥房出售的含酒精棉巾,或利用藥用酒精倒在棉巾上均可。
■記者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