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的公子Alex第三度策展,邀請我星期天到Gallery 27參觀名為「Hong Kong is Art」 的聯展,七位藝術家分別製作七條一分鐘短片,配上平面設計,論盡香港。
七星在香港多事之秋發聲,荒誕中各有迴響,何超儀唱《男兒當自強》、自詡「護旗手」的彭浩翔以過往創作的電影collage連繫香港命運,並引明朝作家陸紹珩的《醉古堂劍掃》(即中國修身養性三大奇書之一的《小窗幽記》)裏的一句明志:「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捲雲舒。」
極具攻擊性的展品
很道家的一首詞。以彭氏tone繙譯,大概是:「成世流流長,好景定仆街,如能以花生友睇花開花落咁,咪似九叔咁Da Me使驚;升職定炒魷當看漫春天的雨雲變幻,就變成張志明咁富貴如浮雲啦。」
回首這三個月,花開傘落已千回;人間留不住腥風淡霧,只剩記憶斑駁。
走進展覧另一角落,梁詠珊(Topaz)的作品令人眼前為之一「亮」!好一位自言生於八十年代獅子山下的香江烈女。觀眾先會看到一個告誡牌子:「此展覽部份展品或會令對光線敏感者眼部不適,敬請留意。」再走進去就看到一個黑白世界,只有不斷飄移的紅藍光點,那明顯是來自觀星筆的燈光,飾櫃裏展示的正是三支交錯的觀星燈——亂世中被視為攻擊性武器的雷射筆,學獨孤求敗話齋:草木皆可傷人。
七條短片都在回應:香港是_____?正是近年每個香港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梁詠珊的作品名為《香港是我的根》(Hong Kong is my root)。她的黑白短片呈現我們熟悉的香港天際線,高聳入雲的石屎森林卻像山水般,慢鏡頭見到薄雲滲進濃霧,大家都知這陰鬱的仙氣,「一城山水,半城霧」為何物?
「現實就是超現實,黑白如此混濁,是非一片模糊。
趁還有力氣,趁還有空間,趁還有期望,趁還可以把該說的說,把該做的做。
因為,家和根,永遠在這裏。」
梁詠珊的導賞詞,鏗鏘有聲。她的一幅拼貼畫也是只有黑白,香港的密麻建築、井字型公屋天井上望的天空、街頭人影幢幢的黑影,熟悉的一切攬炒成一碟,竟全變成陌生的剪影,一幅視覺抽象但感受實在的藝術品。
維他奶配蛋撻 港式的優雅
畢業於浸會大學傳理系的梁詠珊擅長以影像說故事,或者說,曾旅居倫敦及柏林的她,更珍惜以影像說香港故事。回流後她一直以香港為基地,從事商業廣告及時裝攝影、藝術創作及教育工作,先後擔任過《志明與春嬌》、《東風破》、《春嬌救志明》等多部電影的劇照師。2011年她獲香港設計中心選為「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主、2013年獲日本雜誌《+81》推介為六位「New Generation Asian Photographer」之一。
七條短片都投射在白畫布上,擱於歐洲抬回來的不同古董畫架上,顯然看到策展人的心思,也令作品既親切又離地。看展期間,天下着大雨,所有短片的配樂頓變成雨聲。
看完展覽坐下來沉思一下,陳幼堅買了蛋撻、雞尾包回來tea一tea。「不能喝別的,維他奶與蛋撻才是絕配,仲要凍的。」他邊說邊用刀叉食雞尾包,向我遞上盒裝維他奶,那種港式優雅與娿哿,驅散了周遭的荒誕感。
撰文: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