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鵝】不搶豬肉的青蛙 - 鄺穎萱

【小企鵝】不搶豬肉的青蛙 - 鄺穎萱

最近香港街頭示威,出現了一隻凸眼厚唇的青蛙人,究竟「他」的出現背後有甚麼原因?青蛙人名字叫Pepe,是漫畫家Matt Furie 2006年六格連載漫畫《Boy's Life》中的人形青蛙,以幽默隨意的性格引來注目,讓Pepe the Frog一舉成名的漫畫場景主要敍述他站着上廁所,將褲子完全退到地上,被他的朋友發現並嘲笑,Pepe the Frog回上一句:「這樣尿尿真爽!」(feels good man)。

Pepe沒有一般「萌」樣,但大眼厚唇予人搞笑印象,皺起眉來又顯出一種內斂的憂鬱,在現今浮躁不堪的年代,用來形容大家的心情實在好使好用,很快就被網民用來製成不同的表情包,以咧嘴大笑、眼眶大泡眼淚或是滿眼怒火舉中指傳達情緒。不論你喜歡與否,某程度上他代表了某種獨特審美特徵。青蛙人自2008年開始在美國爆紅,雖則Pepe 只是漫畫人物,但10年「星途」卻起起伏伏。

變身香港抗爭「吉祥物」

為甚麼一隻漫畫青蛙,無端會變成邪惡符號呢?話說在Pepe成名後,種族主義和納粹主義者將Pepe改圖,配以納粹黨服裝、ISIS打扮,更有白人主義者把Pepe襟章扣在西裝上,使其成為極端主義的代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於競選期間,網民把青蛙人加入特朗普的競選團隊,自此他被醜化為極右仇恨符號。2017年,作者Matt Furie在《Time》撰文指Pepe從不代表任何仇恨,他享受快樂、但求簡單生活、喜歡吃零食,根本與政治無關。眼見Pepe已被惡搞得體無完膚,最後以用六格葬禮漫畫了結Pepe。之後Furie更發文表示Pepe已死,期望網民手下留情,不要再讓Pepe冠上污名。

無獨有偶,香港的一場政治運動,令這美國青蛙人居然在香港重生,成為年輕人爭取自由的「吉祥物」。《紐約時報》記者採訪示威活動,隨處見到Pepe形象,把他寫成報道,他指普遍被人認為心懷惡意的Pepe,代表邪惡而危險的世界觀,但在香港抗議活動中卻扮演一個支持民主自由的親民角色,受訪示威者不但沒有視他為負面人物,更把他帶上前線,跟大家一起參與抗爭。自6月初,Pepe開始出現在運動的示威牌、海報、文宣、連儂牆及塗鴉裏,他頂着黃色頭盔,戴上眼罩,跟前線的民眾走在一起,互相守護,累極回去休息後再來。有人電郵詢問作者Matt Furie對示威者採用Pepe的睇法,作者簡單回覆,沒有婆婆媽媽長篇大論,只是輕輕一句點到即止:「Pepe for the people。」即Pepe與民同在,Pepe塗鴉自此名正言順出現在大街小巷。於是由極右邪惡的形象,搖身一變成了爭取自由的象徵。

青蛙人「死過翻生」的故事,讓我看見甚麼?我想「青蛙人」其實只會在容許多元意見、表達自由的社會才能夠出現。這邊廂,白人右翼勢力強行將Pepe化身納粹黨,被迫成為邪惡代表,換個地域,香港人卻努力賦予他一個全新的身份。在獨裁專制的國家,莫說有血有肉的萬千人民,就是卡通人物、漫畫角色造型都必須正面,充滿正能量,只有「政治正確」的才能夠生存,誰管你另類創作,只要被扣上惡搞、嘲諷、惡意批評的帽子,虛構人物的作者也可招殺身之禍!今日,青蛙人在本地還可以吸一口自由空氣,但是,這樣的日子還有多少呢!

回顧過去這七十多天,香港人受盡折騰,但從正面角度,街頭的年輕人仿效1989年波羅的海三國人民手牽手組成「香港之路」,那廿多萬人組成的人鏈照散佈國際媒體,抗爭者亦懂得借用Pepe來做「示威吉祥物」吸引國際關注,充份顯現跟世界接軌的視野及世界觀,跟鄰國相比,民眾逼爆開張的連鎖超市,喪搶豬肉,高下立見。

撰文:鄺穎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