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進一步加快港深融合,深圳市口岸辦公室主任王守睿表示,深圳將推動增設更多24小時通關口岸,透露今年啟用的蓮塘口岸逐步24小時通關,現時開至凌晨零時的深圳灣口岸亦有望在明年擴展至24小時通關。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表示,北京打破深港之間的限制,欲加強深圳的競爭力,未來相信更多港人申請內地住戶證,內地更易滲透香港。
香港現有14個口岸,6個屬港深邊界陸路口岸,包括文錦渡、沙頭角、落馬洲(皇崗)、深圳灣、羅湖及落馬洲支線(福田),現時只有皇崗口岸2003年起實施全日24小時通關。王守睿日前就「新形勢下深圳口岸工作的思考與實踐」演講,透露已與香港協商增加24小時通關關口,先由深圳灣口岸逐步實施24小時通關,分三階段執行:2020年6月底前實施小型車輛通道24小時通關,9月底貨車等大型車輛24小時通關,最後明年底前完成旅客24小時通關。
圖向內地港人徵稅增國庫
王守睿透露,今年開通的蓮塘口岸現估計早上7時開通,晚上10時關閉,但深圳方面有意啟動24小時通關。他指,假如深圳灣、蓮塘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加上現有皇崗口岸,深圳陸路口岸將形成東、中、西部各有一個24小時通關口岸,基本滿足深港口岸旅客夜間通關的需求。
劉銳紹分析指,香港已有十多年沒增加陸路24小時通關口岸,過往一直不施行是不想施行,以致有內地官員批評香港「思想未回歸」;時至今日中央明顯想加強深圳競爭力,指令深圳要成「先行示範區」,欲發展金融取代香港。24小時通關意味打破港深陸路限制,兩地界線越來越模糊,人員交往更密切。「內地官員更覺得容易滲透香港,24小時一定會令更多港人申請內地居民證,五年後很可能要報全球入息稅,增國庫。」他認為,另一方面亦吸引更多有權勢內地人來港,令香港成為內地「腹地」。
劉銳紹︰深圳毋須成本
近月香港青年明顯對內地無信心,減少到內地消費,政策是否真的收效?劉銳紹認為成效不是官方考慮,原因是「深圳根本是沒有成本,頂多只是安排多幾個人手」,但部份親中或不認為中國有惡意的人士仍會北上消費。
深圳灣附近的南山區、前海、蛇口等,都是深圳創科及深港合作重心,有報告稱「深圳內來自香港的數碼人才百分比約有60%」。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橋向《蘋果》表示,從正面看深圳灣24小時通關對兩地人才交流、創科發展都有一定幫助。他解釋從實際情況看,不少創科人員的工作時間都頗為混亂,如果硬要求他們晚上10時返回香港,可能打斷其創意。他指不擔心香港人才進一步流失,影響香港創科發展,相反香港創科公司亦可吸納內地精英,促進本地科研。
南方都市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