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弄出一個笑話。話說我每天早上聽電台報章摘要,近月發現《文匯報》稱呼民主派中人為「進步派」,一次如是,兩次如是。心生奇怪,該報一直用「反對派」招呼對家,突然客氣起來,有何微言大義?但新聞太多,我也沒特意去查證。
和同事飲茶閒聊談起,對方甚有興趣,我才認真搜尋一下,這才發現自己擺烏龍。《文匯》稱和理非是「縱暴派」,與「進步派」讀音差之毫釐,意思繆以千里,縱容暴力罪無可恕,自覺「進步」只是一廂情願。
街頭衝突鮮血淋漓,固然暴力;但制度暴力殘忍,更是殺人不見血。容忍制度暴力,是否也是「縱暴派」?國泰堂堂英資大行,曾經有強大的工會,如今被中方玩弄於股掌之中,受壓下對員工手起刀落,旁人不忍卒睹。高層換人之後,其高壓管治手法令人譁然。員工罷工示威不可,在社交媒體月旦時政也要留神,鼓勵同事間互相檢舉,已有文革氣氛。公司縱容制度暴力,助紂為虐,也是「縱暴派」。
人都說這次運動之後,香港再也不一樣了。國泰事件敲起喪鐘,以往職場只論資歷、才能,講人事已覺得墮落,如今還要加入「政治過關」一項,這對港人是全新的一課。打工仔政治表態要管,連社交平台的言論也受監控,不只公營機構,連私人公司都一樣,真是低處未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