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水食桌】
八十年代初,尖東發展成甲級商業中心,吸引國際機構及跨國公司來開設分部,包括日本十大商社;今日在香港遍地開花的日本食肆,當年初來插旗,服務同鄉也為港人帶來味蕾新衝擊,當中包括全港首間日式拉麵店和燒鳥店。三十多年過去,尖東燈影不一樣,這些日本食肆則屹立依然。
「香港人和日本人的氣質截然不同:香港人近似大阪人,元氣滿滿,較愛講錢;大阪人打招呼,會說moukarimakka,即是你有賺錢嗎?這句話就像香港人說hello般常見。」年近70歲的島田逸子,是全港第一家拉麵店——麵屋一平安的老闆娘。她19歲跟隨從事舞蹈表演藝術的父母來港,曾入住尖東喜來登酒店,後來父母轉行,在香港開拉麵店,從此定居香港。當時島田覺得香港人從早到晚都在鬧交,「我身邊很多日本人第一次來香港,都有這個感覺,到後來才發覺香港人只是說話較大聲而已。」
麵屋一平安 西城秀樹曾光顧
因為文化大不同,很多日本人也愛聚在自己的圈子,自成一角,流連尖東日本同鄉開的居酒屋和夜店,食過串燒拉麵後,直落唱卡拉OK、去日式夜總會。當時日本人開的餐廳並不多,數間小店如五味鳥居酒屋和麵屋一平安,順理成章成了日本人熱門之選,在這裏的片刻似能忘懷離鄉別井之愁,這些食店有如居港日本人的烏托邦,亦是很多上一輩日本人連繫姻緣的地方。說到日本人的心水食肆,除了香格里拉內的灘萬日本料理、好時中心的Hoka Hoka、富豪九龍酒店的錦,不得不提全港第一間拉麵店——麵屋一平安。
麵屋一平安於1984年開業,位處幸福中心地庫一隅,當時尖東有不少日資公司分部,麵屋自然成為日本人的飯堂。那些年,年輕的島田幫忙父母打理的拉麵店,由中午12點開始,工作至晚上近12點打烊。很多日本男女在此約會,島田說這裏是「緣結公」,情人節也會爆場,試過水浸和停電,一批批日本食客仍到來在燭光下吃麵,即使2003年沙士期間也逼滿了日本人。有日本情侶結婚,在一平安舉行婚禮派對,親友塞滿小店彈琴跳舞,婚宴的重頭菜便是招牌長崎拉麵。日本人回家鄉前搞送別會,也在麵屋一平安舉行。連巨星西城秀樹以及經典組合CHAGE & ASKA來香港,也會專程來吃麵。
「態度差」燒鳥店 職人氣質成賣點
除了麵屋一平安,幸福中心的五味鳥為全港第一間燒鳥店。網上評論指,1987年進駐香港的五味鳥對港人的態度特別差,不懂說日文更會被歧視。但1989年來港、當時替日本電影公司松竹工作的捧場客世良田紀子,便為五味鳥平反,「其實他們對日本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對於五味鳥,紀子最深刻的是,「有次和朋友聊得起勁,聊到半夜12點,老闆突然走出來罵:『好了,幾點啊而家!』」受到如此對待,何解還要繼續光顧?紀子認為,五味鳥的老闆雖然惡形惡相,但熟客都看得出他們對食物的敬重和心思,「他們有所謂的職人氣質,所以我才會繼續光顧。可以說,他們是屬於廚房的幕後人,活在他們的藝術世界裏。」
一直以來,在銀行或金融界工作的日本人,則愛到高級餐廳用膳,如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內的灘萬(Nadaman),灘萬同樣於八十年代開業,客人最愛當中的懷石料理、壽司刺身和鐵板燒。
灘萬的主廚辻伸夫表示:「顧客有領使館的人,也有銀行高級職員。我們的懷石料理想表現出來的世界,對於我來說就是日本。所有日本的食材都是直送,即日送到我們店裏,我們希望可以讓香港的客人品嚐到日本四季當造的食材。例如春天來臨時,那個時候盛產山菜,客人品嚐時便會嚐到其味道。」
(a)麵屋一平安
尖沙嘴加連威老道92 號幸福中心地庫B1
(b)五味鳥
尖沙嘴加連威老道92號幸福中心地下LG5
(c)灘萬
尖沙嘴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地下2層
記者:廖明懿
攝影:張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