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積極戰區選 風雲計劃停運

素人積極戰區選 風雲計劃停運

【本報訊】2019年香港夏天政局風起雲湧,對政權的不滿促成市民自發「反自動當選運動」,兩年前提出「風雲計劃」呼籲參戰區議會的戴耀廷直言,大批素人積極填補白區下,風雲計劃已不再運作。他強調投票就是抗爭,爭取議會控制權,建立橋頭堡,「即係佢﹙政府﹚唔能夠利用區議會、立法會合理化佢個統治」,更重要是透過區議會層面,「話畀全世界人知,香港抗爭者唔係剩係識得反對,我哋係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

反送中抗爭,港人不分化不割席,同心抗極權。資料圖片

上連登了解民意

反修例運動中,由前線示威者到文宣甚至普通和理非人士的抗爭意識都不斷進化,戴耀廷指街頭抗爭難料完結一天,也無礙與區議會戰線兩條腿走路,不認為任何人可以指揮「衝衝子」退場,但也需要有人朝向爭奪議會之路。

當年被認定是佔中大台的他覺得反修例運動的最大啟發是要相信群眾,近來亦開始上「連登」的戴直言,群眾所想可能超越意見或政治領袖。

區議會在建制派把持下多次阻撓討論反修例議案,戴直指:「投票係一種抗爭行為,透過投票影響成個政治生態」,認為強攻區會重要性有三,包括建立體制內的橋頭堡及爭取更多政治資源,「取回區議會控制權可以阻止你冇咁容易畀佢用區議會合理化佢個政權,同埋爭取到體制裏面嘅資源;有議席,拎到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又拎埋選委117個區議會代表議席,呢啲都係體制裏面增加我哋個力量」。

戴耀廷指出,最重要是改變地區政治生態,「地區事務上有實質影響力,好多部門想喺地區做嘢,要攞區議會認同」,進一步是公民力量高度參與,「點樣喺區議會層面,建立爭取民主嘅意念,抗爭意識點樣喺社區基層層面做啲實質工作,就係另一種抗爭」,如同各區連儂牆,若能建立便成民主建設的公共空間,戴耀廷雙眼發光地表示,「其實係好奇妙嘅改變,社區唔再係蛇齋餅糭,社區成為公民對話空間」。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