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完成第七次出海試航後,上周五返回大連造船廠,此次出海歷時長達22天,是該航母自下水以來最長的一次,其間進行艦載機升降試驗,以及展開最小半徑轉彎的測試。有內媒報道,首艘國產航母使用的大部份材料均是遼寧當地生產,而距正式交付部隊指日可待,預計會在十.一中共建政70周年前交付海軍。
完成「安德森迴旋」測試
內媒昨日進一步透露國產航母的消息,央視報道,近日在關於中船重工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的報道中,首次出現國產航母部份建造畫面,工作人員稱,首艘國產航母所使用的大部份材料均是遼寧本地生產。內媒也報道,國產航母在試航期間進行多種艦載機的起降測試,在飛行甲板留下新輪胎印,還展開被稱為「安德森迴旋」(Anderson turn)的最小半徑轉彎等測試。安德森迴旋是用以驗證航母高速轉彎時,所產生的傾斜會否影響甲板艦載機或物資造成。衞星圖片顯示,國產航母完成測試,畫出三圈弧線。
騰訊軍事網站報道指,此次試航很可能是為正式服役前做的最後準備,主要進行艦載機起降以及海上機動測試,可能想趕在今年十.一前交付服役。參照遼寧艦做法,航母在交付前共經歷十次海試,歷時近一年一個月,第九次海試時間最長達25天,第10次僅三天,海試結束後第三天刷舷號,月內交付部隊。
央視/法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