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其間的中國頭號造反派聶元梓(圖),前日上午於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逝世,終年98歲。內媒並未透露聶的死因,只稱聶在文革後被判監,出獄後無依無靠,晚年生活悲涼,也坦承當年犯錯,要是歷史重演,決不會寫那張點燃文革的大字報。
若歷史重演不寫大字報
聶元梓1966年5月25日與其他教師在北大食堂張貼《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大字報,被時任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譽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由此名聲大噪。她其後擔任北大的校文革主任,同時兼任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首都大專院校紅衞兵代表大會核心組組長。
聶元梓1969年4月更成為中共九大的候補委員,多次獲毛澤東等核心人物接見,她和蒯大富、韓愛晶、譚厚蘭、王大賓統稱為北京造反派五大領袖。她失勢後先被隔離審查,文革結束後被捕,1983年3月被中共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等,判囚17年。
1986年10月獲准假釋後,原工作單位不按規定提供生活出路,致使聶元梓往後十多年到處流浪,一度拾荒過活,亦有指她化名王蘭經商致富。《蘋果》2016年曾報道,根據聶的兒子透露,聶在1967年就萌生偷渡來香港的想法,因文革造成的可怕後果讓聶元梓始料未及,但最終未能成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