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有種just culture,有事just report,講出嚟就得,唔會有懲罰」。任職國泰機師18年的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國泰過去為航空安全着想,鼓勵員工提出問題,由此建立空中王國。這種鼓勵report文化,近日演變為員工「篤灰」黃絲同事,人人自危。國泰就如由鐘擺的一面走向鐘擺的另一面,由對工會最開放的英資,變為瀰漫白色恐怖的企業。
記者:孫樂祈
譚文豪最能體會國泰的管治劇變。早前他辭任機師,意欲保護國泰,對公司仍存有感情。有傳國泰的清算名單高達200人,他狠批是篤灰者將個人政治立場凌駕公司利益,又質疑今次打壓是趁機扶植中資航空或逼太古出售國泰。一國永遠大於兩制,大部份企業都無反抗籌碼,「好心酸,因為你能夠做嘅嘢接近冇」。
反修例逆權運動中,以國泰為首的航空界7月底於機場舉行「和你飛」集會,其後8.5罷工當日至少152個航班取消。槍打出頭鳥,國泰上至行政總裁,下至後勤離職,只要有支持運動的言論,就能直接解僱。即使如此,國泰員工未有噤聲,企出來抗議公司決定。
管理層昔日包容發聲空間
這種抗爭文化,一直流在國泰人的血中,譚文豪亦曾挺身爭取港人機師與外籍機師福利看齊,「見到唔妥就發聲,大家講嘢都唔驚講出嚟俾人笑、俾人鬧」。高官逃避問題,可能繼續意氣風發;機師無視航班安全問題,是會死人。「過去好多災難,唔係冇人發現,係冇人敢發聲」,性命攸關下,培養出航空界對於「問題」、「唔妥」很敏感。
故薪酬不滿意,罷工;空中服務員55歲強制退休,罷工;空姐多年來強制着裙,罷工;甚至見到香港出問題,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雨傘革命,工會亦發聲與港人同行。譚文豪認為國泰管理層包容的並非政見,而是發聲空間,「一間健康嘅公司,一定要容許員工發表意見,唔係員工越來越唔敢出聲」。
國泰是英資企業,要融入華人長幼有序、輩份涇渭分明的社會中,亦刻意培養寬容、開放的文化,讓員工勇於面對問題,「梗係想員工老實講(出問題),好過冚住,所以即使犯錯,違反公司指引,但如果係有良好意願,有乜嘢都係just report,唔會懲罰」。
主權移交前內地一直想染指香港航空業,太古數次引入中資股東,但又訂立條款,對國泰擁控制權,包括對於董事局中的21位成員,共可提名17位候選人。
可惜世事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譚文豪8月20日主動放下國泰機師身份,期望能換取民航局「撤回」對國泰的打壓,「我冇犯法,又已經冇飛(後期轉任培訓),但我唔想令內地有藉口,尤其我同呢間公司咁深厚感情」,然而打壓沒有因譚文豪辭職停止。
「好心酸 做到嘅嘢接近冇」
國泰開放的文化因內地打壓變成內部篤灰,「𠵱家第一件事睇你藍定黃先,之後先決定點『做』你,咁咪唔健康,冇人敢出聲,𠵱家唔出聲最安全」。白色恐怖下,暢所欲言變成自我審查,「你將自己嘅政治立場凌駕公司利益,不單出賣同事、佢屋企,亦令公司永遠喺新聞出現。民航局用顯微鏡睇公司,如果公司再受任何制裁、懲罰,呢班員工要負好大責任」。
譚文豪亦質疑打壓是趁機扶植中資航空,或是逼太古出售國泰,「林鄭話私人企業內部運作,政府唔應該有角色。但唔好意思,中國政府唔係咁睇」。一國永遠大於兩制,「好心酸,因為你能夠做嘅嘢接近冇」。連登仔對外登報尋求外國勢力援助,國泰人未能仿效,他形容中國如同「閂門打仔」一樣,「香港喺國際民航組織冇say,好似上海同深圳有空域問題,唔能夠上升到國際層面,話中國咁對我哋唔公平,佢處理唔到」。
「會唔會逼太古賣盤,扶植中資取締國泰呢,呢個都有可能」。國泰彷彿香港的縮影,「有律師掛牌,律政司都出信反對(去信指接獲市民投訴),唔好話幾多年前,三個月前都冇人諗過會發生喺香港」。他預計航空業以外會有更多專業界受打壓,「會計師可以話你有機會洩露國企機密,教師可以話你荼毒學生,廚師話你唔知加咗咩料」。
大團圓結局未必出現,但香港人不會放棄香港,他對國泰亦一樣,「國泰咁多年,同香港人一齊成長,當中當然有唔滿意,我最想發生嘅嘢過去之後,會回復之前嘅國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