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五年前北京祭出人大8.31決定,戳破港人普選夢、觸發雨傘運動,8.31決定亦令港人對北京更為疏離或反感,催生出自決、港獨等聲音,而港府為遏制這聲音,拿出禍延至今的DQ候選人一招,香港的亂局,無疑是由北京與香港政府聯手造成。
北京答允港人的普選特首承諾隨着8.31落閘而告吹,同時觸發2014年的佔領運動。運動最終無功而還,「民主自決」概念卻急速冒起,前特首梁振英更在運動翌年透過施政報告,煞有介事提及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不滿《學苑》編印《香港民族論》一書,認為當中指「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主張「不能不警惕」,港獨、自決等訴求自此全面映入公眾眼簾,漸受關注。
8.31決定令港人心死
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於2016年挾港獨、自決之名參加2月底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落敗告終卻一舉拿下一成半選票,氣勢如虹。港府為消滅港獨、自決派,於同年底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出手,於提名期前兩日突然宣佈,在參選人要在聲明擁護《基本法》、保證效忠香港特區之上加入確認書安排,參選人須確認明白《基本法》第1、第12及第159(4)條,即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份等,多名港獨、自決主張的參選人終被當局無理DQ,掀起香港政圈的一股DQ風潮,DQ做法其後甚至由參選人蔓延至已當選議員,就連村代表選舉亦有DQ這把利刀,可見DQ的網,越擴越大。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人大8.31決定緊閉了談判之門,亦導致民主回歸派死亡。而佔領運動的失敗,沒有令市民擁抱中國,反而令港人更為疏離及對北京反感,自決、港獨主張亦變得高漲。
蔡子強認為,梁天琦在新東補選取得的票數令北京擔心,覺得不能低估港獨力量,於是催生之後的確認書安排和DQ手段。至於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會否湧現被DQ情況,蔡稱目前難以判斷,主要視乎反送中運動未來發展,相信港府DQ時不會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