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假期完結。這次,在四個英超球場留下我的腳毛。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是晏菲路、晏菲路與晏菲路外,就是升班馬錫菲聯的球場——Bramall Lane。因緣際會,開賽前三小時參觀了獎盃室、球員通道、更衣室、球場與VIP席,並與班主Kevin McCabe淺談。
錫菲聯開季不錯,3場4分暫排第9,三場都有入波,並剛於聯賽盃贏波晉身第三圈。根據BBC於2013年報道,Bramall Lane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職業球會球場,亦被譽為Home of football。老實說,這些都是我後來才發現。
我只記得當日,從球員通道步出球場時,陽光普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蔚藍天空與白雲,然後是看台上的紅色凳與白色字BLADES,最後就是翠綠草地。三分的畫面,美得讓人笑不合攏。轉身一看這邊看台,我留意到一些細節:鐵皮看台頂、啡色有靠手的皮凳等。當刻不明所以,但我呆了,似被這裏磁場深深地吸引着。口中僅拋出個「喔」字,然後就沒話兒。
Bramall Lane於1855年揭幕,這裏曾經是多用途體育場地。事實上,根據原來設計,這裏是個板球場。不過在Bramall Lane共九英畝地上,亦曾舉行欖球、網球、單車、滾球與射箭比賽。其實,這裏不止是個足球場,亦是鄰近地區首個「禁煙區」。從Bramall可窺探19世紀中勞動階層生活環境之一般,亦可見錫菲聯之父Michael Ellison是個着手改善老家Sheffield的人。
至於現時班主Kevin McCabe,他亦曾於Sheffield讀書。從事地產生意的Kevin在港島區曾有兩個辦公室,據了解下月或將近20年再次訪港。當他知道我來自香港時,表現頗為關心並寄語:「別忘了,解決這既情緒化且敏感情況的最好方法是inch by inch,不是yard by yard。因為inch by inch is a cinch,yard by yard is bloody hard。」我心裏回說,香港人加油。
文: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