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派傳單 冀將運動帶入社區

青年派傳單 冀將運動帶入社區

原本冷冰冰的天水圍西鐵站,近月每逢星期六日都人氣甚旺;有人派傳單,有人在連儂橋貼便利貼,有人「接放學」。20出頭的街坊阿康,在西鐵站與10多名同住天水圍的朋友自發派傳單,「天水圍係我哋屋企,希望呢區嘅市民可以多啲了解,呢度發生咩事」。

反送中運動在各區遍地開花,8.5大罷工當日的催淚彈,更令街坊意識到已不止是金鐘的事,「8月5號打後,有老人家會喺公園討論,將呢場運動正式帶入社區」。

住在天水圍北的急救員Eddie則在西鐵站stand by,「雖然唔係同一個屋苑,但大家都想天水圍好,所以會擔心街坊安危」,天盛苑居民舉行「傾偈會」時,Eddie亦會到場幫忙;他笑言原本不認識這群街坊,只是常在西鐵站碰面,便成為朋友,「因為呢件事,我識咗好多人好多街坊,大家有講有笑,好開心」。

周永勤有份「接放學」

早在天水圍發展時已是區議員的周永勤,至今服務社區已26年。他透露有參與「接放學」行動,一來留意是否有白衣人伏擊,二是監察警方有否濫捕。近月街坊三次包圍警署,周永勤亦在場,擔任調解角色。上月31日凌晨一次,狂徒向天水圍警署射煙花,周表示有煙花在身旁爆開;8.5下午,他又見到很多人衝入天耀廣場洗眼。周指不少天水圍居民年屆花甲,且在炎熱天氣下,不少住戶關窗開冷氣,催淚彈遺害仍大。

訪問時周永勤仍不時咳嗽,他笑言並非第一次中催淚彈,以前當懲教主任時,在白石難民營日日聞,「佢哋(船民)會磨尖鐵通,一插就好似噴泉咁噴血」,相對部份曾任軍人的越南船民,「同𠵱家(示威者)比較,嗰啲就真係叫暴動喇」。

周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