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石塞尿管 痛過生仔日飲八杯水 少鹽減風險

腎石塞尿管 痛過生仔
日飲八杯水 少鹽減風險

【本報訊】炎炎夏日流汗多,又飲水少,要小心患上腎結石。泌尿外科醫生指出,腎結石主要成因是尿液濃度過高,廢物在腎臟積聚而成,一般沒有先兆及病徵,但跌入輸尿管時,便可能引起後腰、前腹和下陰劇痛,甚至刮傷管道,導致小便帶血。因腎結石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市民應注意需日飲八杯水,並少吃草酸和鹽份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少飲咖啡及奶茶,盡量減少外出用餐,亦有助減低患腎結石風險。
記者:何家朗

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並製造尿液,讓廢物隨小便排出體外。但當尿液濃度過高,部份廢物便無法溶入尿液之中,有機會形成腎結石,無法排出體外。腎結石的主要成份是草酸鹽和鈣質,常見直徑約為5毫米,於腎臟內積聚時不會即時引發痛感,因此腎結石一般沒有先兆。當結石跌入輸尿管,較小的結石可以順利通過並進入膀胱,在排尿時一併排出體外,但體積較大的則可能停留在輸尿管內,或造成阻塞,並同時刺激附近的神經,引起突發的絞痛。

汗多運動少人士高危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王明晧表示,腎結石阻塞輸尿管所造成的痛楚十分強烈而且一直持續,由病人後腰蔓延至前腹和下陰,男士甚至會感到睾丸劇痛,亦有女病人形容「痛過生仔」。部份結石較硬,形狀亦較多尖角,跌入輸尿管時一旦刮傷管道內壁,病人或因此出現小便帶血等症狀。

王指腎結石的形成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例如飲水較少或經常食用高鹽份食品,都會使尿液濃度上升,令腎臟過濾出的廢物更難隨尿液排出。由於腎結石的成份包括草酸鹽,從飲食中過量攝取草酸,也會增加身體正常處理草酸的難度,更易形成結石。部份職業人士亦較高危,例如地盤工人或廚師等、經常在戶外工作或留在高溫環境的人,會因為出汗較多,容易因身體水份不足而令尿液濃度上升。於辦公室工作的人則因為經常坐着、運動較少,身體新陳代謝較慢,也容易導致體內廢物積聚,變相增加患腎結石風險。

要預防腎結石,最有效方法是由飲食入手。王指飲用足夠水份最為重要,建議每日飲共約兩公升即八杯水,如果平常流汗較多,亦要適度增加清水飲用量。由於腎結石主要成份為草酸鹽,他提醒市民應注意少吃草酸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花生、果仁、草莓、朱古力、咖啡和奶茶等,尤其曾經患腎結石的人士更應留意。此外,市民亦應減少飲食中的鹽份,例如少吃醃製食物,外出用餐時則盡量選擇少芡少鹽的菜式,以免因攝取過量鹽份,而令尿液變濃。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