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過去的周末中美「互片」升級,特朗普對中國反制措施倍數報復,禍延昨日股滙一開即散,人民幣在岸價曾跌至近每美元兌7.15的逾11年低位,離岸價一度逼向7.2關口,為有紀錄以來新低,惟一輪急驚風後,午間跌幅收窄,尾市回穩。
記者:劉美儀
財資界分析,中美談判前景被悲觀情緒籠罩,美元走強,主導外滙市況下,人行亦無謂逆市浪費彈藥重手護盤,但當局若要干預始終有力達致,故人民幣應不會「一條氣」急速跌穿7.2、7.3等重要險峯,市場也不敢單邊大量沽空,短期內可望7.2以內整固。
人行或抽資增沽空成本
另一關注點是環球經濟衰退機率上升,避險情緒遞增及美國倘火燒後欄,對美滙、減息以至人民幣交叉影響的啟示。
渣打亞太區金融市場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陳銘僑認為,上周末美國對中國反制措施回應之大確超出市場估計,故昨早一開市人民幣即捱沽,波幅顯著,惟儘管央行未必頻密顯著干預,外界相信當局亦不容許滙率貶速太急,「跌到7.3位置唔排除會干預」,外界不敢博弈「開好大沽盤」,始終人行有能力維穩人民幣,亦可透過續在港發央票或抽緊流動現金,逼利率上升,增加沽空成本,引導離岸價掉頭。
不過,當前市況已非經濟面決定,他指談判前景往往取決於特朗普社交媒體一則帖文,環球經濟衰退可能性增加,避險意識下美滙指數會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貨幣將受壓,但倘美國亦存有衰退風險,則可能提振美國減息步伐,對美元產生相反影響。
東方滙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說,近期中美矛盾升溫令短期內貿易談判達成協議前景悲觀,惟他不預期在岸價會一面倒恐慌性貶值,無疑環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但現時未見中港資金大舉外流,7.2會是人民幣暫時守住的關口。離岸價昨跌至近7.2,反映市場流動性在當局有限度干預下,短期呈收緊狀態。
財資界料7.2水平整固
東亞銀行(023)高級外滙市場策略師葉澤恆表示,中美貿易談判拉鋸但又未至完全翻枱,料人民幣會於7.2水平整固;倘雙方續加徵關稅,滙率或下試7.3、7.4水平 ,亞洲區貨幣亦有貶值壓力。
人民幣在岸價在亞洲時段,兌美元收報7.1528,跌703點子,傍晚8時離岸價報7.1536,跌192點子。中國上周五突然宣佈,本年內分兩批向總值75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貨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後,之後特朗普反擊,對2,500億及3,000億美元中國貨品稅率,一律加徵5個百分點至分別30%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