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 - 陶傑

名牌大學 - 陶傑

英國的GCSE考試放榜,許多逃出香港教育魔掌的家長,看見子女在寄宿學校考得全部A的成績,回望一干在DSE之中痛苦掙扎的香港小孩,懂得將子女早幾年送去英國的家長有福了,子女免去香港考試中的兩劫:一是中文科,一是通識。

但是英國考試制度,因為越來越淺,要遷就大愛原則,不可歧視讀書能力差的兒童,染上了「評級膨脹」(Grade Inflation)之弊。

幾十年前,考得最好是A級,後來A也不夠好,變成A*級,後來A*也不夠好,變成A**。

連牛津劍橋也不滿:阿貓阿狗都考A,像香港幼稚園學生個個在四歲前,音樂小天才、辯論小冠軍、清潔小模範、英語朗誦第一名、普通話小天使,就儲齊大量的獎狀。

還有太多父母想子女進牛津劍橋。進得了固然好,而不知道今日的劍橋不再是徐志摩當年穿一套舊西裝,心裏想着林徽音、眼睛盯着哲學大師羅素而千里巴巴的來聽課的那家。

牛津劍橋像今日黃金周的靈隱寺和香港的昂坪360,太多中國遊客,人人搶着去哈里波特電影的飯堂打卡,或尋訪徐志摩的銅像朝拜,將徐志摩銅像的腳尖摸得褪了色。

當然,兩家名校,一家像LV,一家像Chanel。中國人家庭若阿媽能擁有三五套Chanel、配一個兒子上劍橋;或阿媽擁有幾隻LV,配上兒子讀牛津;或四大名牌交叉配搭的擁有,最後能加上美國綠咭和英國居留,這一中國夢便即完滿。

讀牛津好還是讀劍橋好?有一次我好心情,惡作劇來問的家長:兩家都不好,最好的那家叫做格拉斯哥大學。

對方沒有聽說過,問排名第幾?我答:不在十大之內,今年據說還下跌到二十幾。

對方嗤之以鼻,說堅決不讓他兒子讀這家,我聽了微笑不答話。

清末北洋地質學家、動物學家、外交家、社會運動家丁文江,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得地質學和動物學雙學士學位,遊歷歐洲之後去中國西南,考核地質,足跡遍佈六省長達三年,搜集得古生物學標本。丁文江與梁啟超考察歐洲,列席巴黎和會,還積極投入政治,呼籲中國政府為國民「認真救火,而非趁火打劫」。羅素稱之為「他是我所見中國人中最有才華最有能力的人」。

若是今日,這位丁先生若回來香港,找不到工作,會穿一件黑T恤,到街頭做了「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