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景 - 邁克

天一景 - 邁克

密碼不需要多,一個就夠了,《民國太太的廚房》裏李舒把郁達夫譽為五四文壇美食家,春風沉醉的晚上想必不勝枚舉,偏偏讓我看到介紹南洋良辰美景的這句:「據當年同在《星洲日報》工作的潮州人蔡建奕回憶,自己曾多次陪郁達夫到過多家潮菜館。有一夜,蔡陪郁應邀到天一景酒樓小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人肉記憶庫塵封的一角即時被打開,昔日的顏色和氣味撲面而來,差一點沒有嗆着。那家早已灰飛煙滅的酒樓,我小時候去過幾次,吃了什麼完全沒有印象,所處地理位置也很模糊,單單記得別緻的名字 ──真是無可救藥的小文青,明明是實牙實齒的大魚大肉,莫名其妙炒成形而上的精神食糧。顧名思義,鋪位應該設在大廈天台,搭一程由專人操縱的拉鐵閘升降機,轟隆隆轟隆隆往上爬,恐怕還有樂隊現場伴奏,穿旗袍的歌手站在米高峰前迎風擺柳,「什麼話,你說的什麼話?恰恰恰,我不懂你的話」,生藕拋得可以煮一煲十二人用的蓮藕豬肉湯。

剛巧回鄉探親,向我媽媽求證:「舊陣時嗰間天一景,係唔係響大華隔籬?」她答:「大華隔籬邊有酒樓唧?天一景響家陣梅林個位,不過梅林都做唔住,先排已經執咗。」但大華旁邊那座建築物,從前頂樓是食肆……說了半天,原來她講的大華是商場,我講的大華是戲院,怪不得牛頭不對馬嘴。「大華隔籬係南天,唔係天一景。」哦,回憶總是扁平的,張三李四打成一片,那架古老電梯大概座落皇后酒家,踏出來有個養金魚的石山水池,我爸爸最愛點一客鴻圖窩麵,喜氣洋洋的橙紅色濃醬,賣相似典型的意大利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