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白作為毛澤東時代獲當局視為知己的國際友人,親歷中共從打江山到坐江山過程,對中共認知較一般外國人更透切;他由一個中共的堅定支持者,演變到後來的批判者,更說明中共的欺騙性難以長久。他晚年在美國曾多次接受西方媒體採訪,著有《我在毛澤東身邊的一萬個日子》、《紅幕後的洋人: 李敦白回憶錄》等,詳述心迹歷程。
夫首到延安訪毛
其實,與李敦白齊名的中共「國際友人」還有不少,如美國醫生馬海德(Shafick George Hatem 1910-1988)、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 1905-1972)、波蘭記者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 1915-2005)、美國女記者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 1885-1970) 和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 1892-1950)等。馬海德曾任中共高層保健醫生,他不但加入中共,也獲准加入中國籍;愛潑斯坦去世時被中共譽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傑出的國際主義戰士」。
1946年毛澤東在同幾個西方記者談話中說:「有兩種美國人,馬海德、李敦白、史沫特萊都是好的美國人,在延安有個斯特朗也是好人,這樣的人我們都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斯諾,他是西方首位到訪延安採訪毛澤東的記者,後出版《西行漫記》向西方介紹延安及中共,成為毛的座上客,中共建政後多次獲邀訪華,甚至登天安門與毛一同檢閱百萬大遊行;但斯諾去世後,其遺孀因1989年六四屠城和中共反目,給鄧小平等寫信呼籲平反六四,被中共視為異己。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