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逆權運動 - 伍家謙

SUNDAY:逆權運動 - 伍家謙

上周寫過前美式足球員Colin Kaepernick因堅持就種族主義議題發聲,拒絕於賽前播放國歌時起立,就連失去巨額球員合約都在所不惜;談到體壇的逆權運動,不得不提的還有拳王阿里。

多次被評為世紀最佳運動員的阿里於拳壇成就有目共睹:職業生涯出賽61場錄得56勝(37KO)、打法自成一家、18歲時代表美國參加奧運就已奪金而回;擂台上所向披靡,擂台下的阿里則因敢於就社會議題發聲而為人所稱道。美國的種族岐視問題從來嚴重,其時黑人社會地位極之低微;奧運金牌得主本為國家英雄,但因為膚色,阿里連與友人到餐廳用膳都被拒絕。一怒之下,他把金牌丟到河中,聲言不再代表美國出賽而轉戰職業拳擊。

「我實在無法為代表一個充滿種族岐視的國家作賽而感到自豪。」阿里如此說道。

本來打職業還是業餘(或稱「奧運拳擊」)僅屬運動員之自身選擇,但如此言論一出,就少不免會受美國國內的愛國陣營抨擊;及後他於職業世界把自己的名聲推得更高,同時又惹來更多麻煩:因改奉伊斯蘭教,阿里放棄本名「克萊」,引來主流意見不滿;他立場反戰,於越戰期間拒服兵役,除曾經多次表示戰爭中殺人不人道之外,還有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我在自己的國家生活時,從來沒有人保護我的人權和信仰,為何要我為你們走到老遠去殺害那裏的窮人?」

拒服兵役,舉國嘩然。被扣上「不愛國」的帽子之外,阿里被吊銷拳手執照,並被判監五年;至後來反戰呼聲越來越高,他才被判無罪。

膚色平權,反對戰爭,本來就是普世價值,在某個時代卻成為件要捍衞的異見。阿里的激進曾令他遭受四方八面的攻擊,如果他沒有作出抗爭,他的拳擊事業會否更遂順?這恐怕不會有答案;可是到了今天,我們記得阿里的偉大除在於拳擊,還有他為民權的努力。歷史告訴我們,歷史終會還公義一個公道,我深信如此。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