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非完人 - 沈西城

杜月笙非完人 - 沈西城

近日亂紛紛,想起杜月笙,若然有他在,事件可轉寰。今人論杜月笙,咸許為一代魯仲連,排難解紛,勝人一籌。胡敘五,章君穀兩先生著書,無隱瞞杜月笙的流氓身份,卻把他描寫成為一代聖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杜月笙一生,有不少污點,曾販賣鴉片,坑害煙民,毀家棄妻,盡典家當。迨外國鴉片來源斷絕,收入減少,復公然在上海開賭,遺害更大。在上海灘,杜月笙神通廣大,幾乎沒有他辦不來的事情。他跟法租界總監湯姆遜素有交情,三杯黃湯下肚,珍饈百味入口,再許以甘詞厚幣,就獲得特別賭台(賭場)執照。賭台改名「利生」(有利可生),開在法租界西藏南路金書里(我幼時住在同康里)。這一帶,地處偏僻,多有空房,杜月笙趁機以低價賃得五幢相連石庫門房子,將內櫳悉數打通,樓上擺各種賭具:十三張、牌九、大小、番攤;樓下則為酬酢之所,雇了一批幫閒,管理賭台,還有各式招展女郎,琳瑯滿目,嗜賭好色者,蜂擁而至。未幾,金書里成為上海灘有名的燈紅酒綠場所。賭台賺大錢,人人皆知,賭台老闆吸盡賭客血汗錢,又怕冤鬼纏身,每至凌晨四、五點左右,趁着賭客較少,例必開祭,供奉雞、魚、肉三牲,燃點香燭,燒化元寶、錫箔、紙錢給冤死的賭鬼,祈鬼魂千萬勿來賭台鬧事。有些老闆深信術士之言,在賭枱四隻腳下,各推放三、四斤粗鹽。據說如此即可將賭鬼腌死在賭枱底下,不能作祟,可見其心之黑。

據民俗學家傅湘源先生記述云──「 賭台裏僱傭的司賭人員和一應雜役,一律不發工資,他們是專靠彩金過活的,收入比一般高級職員還高。……一家中等賭台,設有枱子十隻,每隻枱子一晝夜抽取彩金兩百元,十隻枱子就抽取兩千元,一月就可抽六萬元,這是收入方面。支出方面,每隻枱子司賭人員三班共十二人,十枱一百二十人,每月從彩金中開支一萬二千元,紙煙、大煙費一萬五千元,汽車費三千元,雜費三千元,以上共四萬八千元,收支相抵,淨餘一萬二千元。」杜月笙的「利生」規模較大,每月收人,當不止此數,遂引起老大黃金榮的垂涎,要跟杜月笙生合資開新賭台,便是上海灘有名的「榮笙」公司。賭場設於法租界長濱路陸六家觀音堂附近,場面極盡豪華,光顧的皆是名流紳士,巨商大賈,新月詩人邵洵美更是常客,一擲萬金,毫無吝嗇。

「榮笙」新開,門前大紅燈籠高高掛,徹夜通明,光如白晝。鶯聲燕語,羅綺芬芳,行酒斜觴,媚笑送客。商場豪客,達官貴人,絡繹於途,長夜不絕。杜月笙有點子,置三輛美國大轎車,迎送賭客。大門招待人員,衣黑禮服,紮蝴蝶結,彎腰作揖迎迓。為保安全,賭場內,有佩盒子炮的保鏢,門口更有法租界巡捕站崗,派頭一落,賭客臨門,心安理得。原本冷冷清清、淒淒戚戚的長濱路,有了「榮笙」大寶號後,變得鬧猛起來,車水馬龍,賓客如雲不在話下,還多了不少新店家,就是小當鋪,和小客棧。開當鋪者大多為上海潮州人,平日靠放印紙錢營生,剝削窮人賭鬼。十賭九輸,天經地義,賭鬼輸光,就把身上皮袍、大褂脫下押上,轉身在賭輸個清光,無法回家,就在小客棧歇脚,待親友送錢贖回,方能返家。十賭九騙,除輸運氣,賭場一般雇有老千,多來自港、澳。彼等眼力銳,手法快,神出鬼沒。且說一說廣東牌九吧,三十二章牌,悉數記在心中,迨整牌時跟澆磁骰子相配合,好牌擺盡在己手,賭客如何不輸死?後來有識之士齊向法租界當局抗議,湯姆遜迫於無奈,吊銷賭台牌照,「榮笙」由是關門大吉。上海淪陷,賭風更盛,其時賭博大亨為大漢奸姦盧英,職滬南警察廳廳長,掛着滬南日軍憲兵司令高島少佐寵兒的名銜,包庇賭台,從中取得暴利,有名的賭場紛紛出現,西園飯店、同慶飯店、華南、滬南、綠寶等賭台,巧取豪奪,戕害賭客,而始作俑者正是中年時期的杜月笙。故知命後,做善事,結人緣,積陰德,以補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