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賽於操爭先賽又贏慧詩新戰術OK

寓賽於操爭先賽又贏
慧詩新戰術OK

今日是日本盃場地單車賽Ⅱ煞科日,大會原定選了凱林賽模擬東奧模式,惜女子組凱林賽不夠人數下將以普通比賽形式進行,香港「女車神」李慧詩表示失望,期望奧運前這一年有更多奧運模擬比賽去實習;昨日她在爭先賽大熱奪標下,今日凱林賽會輕鬆上陣爭第三金。

女子爭先賽2日來只有12、3人參加,料今日的凱林賽人數相若,其實雖人數不多,但由於伊豆的日本競輪選手養成所靠近東奧場館,仍吸引不少海外選手到伊豆參賽,順道為明年時間相若舉行的東奧適應氣溫及飲食,以昨日女子爭先賽為例,除三位日本選手,其他都是世界級車手,包括李慧詩、李海恩、澳洲的摩頓、英國的瑪珍治、立陶宛的古碧姬蒂、南韓李慧貞等,踏入2019年未輸過的慧詩,慶幸有日本盃讓她寓賽於操,運用不同戰術、甚至是賽前熱身,從中找到最適應自己的一套戰術備戰東奧。

慧詩(中)拿着冠軍紙牌十分開心,左為亞軍古碧姬蒂,右為季軍的李慧貞。

穿着彩虹戰衣的李慧詩(前)在第二回合以些微距離勝古碧姬蒂。

應屆DSE考生的李思穎(紅衫、小圖),坦言能幫師姐們爭得世界盃分數,感到很開心。

望更多比賽採奧運模式

昨日爭先賽200米計時賽,慧詩同樣以總排名第一入次圈,時間是10秒700,比上周五同一項目的10秒638稍慢,慧詩賽後坦言用了一套新的熱身方式比賽:「我希望在實戰中嘗試不同環節,今(昨)日試了另一款熱身,之前用過一次這種熱身,感覺不錯,所以今次再用,200米計時賽時間一般,相信是有了昨日第一場熱身,少了比賽的生疏感。」

慧詩之後在1對1的淘汰賽,在8強先勝澳洲麥高樂、4強以2:0勝南韓李慧貞,決賽對36歲的古碧姬蒂,第一回合,慧詩以約一架半車的距離先拔頭籌,第二回合留前鬥後下,在臨尾3、40米開始超前,最後以些微距離以2:0奪日本盃第2金。

今次日本盃不設獎牌,只設些微獎金(冠軍6,000日圓、亞軍4,000日圓、季軍2,000日圓),慧詩坦言在一級賽這種情況見慣不怪,亦不介意沒獎牌,她反而期望多點比賽能採奧運模式,她表示在明年初世界盃後,中國會辦一些模擬東奧的比賽模式,包括凱林賽會進行兩天比賽,比賽時間也會模擬東奧在下午舉行。至於今日的男子組凱林賽則模擬東奧圈數,由第1圈到復活賽、到第2圈比賽、到12強賽及名次賽,都會以東奧模式進行。

李思穎同「孖寶」摘銅

昨日港隊還有兩面銅牌,一面來自小師妹李思穎的女子全能賽,她上周才在中國完成全青運便趕到伊豆比賽,並在4個賽項共取得126分奪得銅牌;男子麥迪遜「孖寶」張敬樂及梁峻榮以33分衝得銅牌,無論是思穎還是孖寶,都為港隊取得世界盃的寶貴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