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 - 陳惜姿

下一代 - 陳惜姿

亂世中,又出現移民潮。未踏上這一步,很多人先送子女到外國讀書。

朋友的女兒考到港大學位也不要了,趕忙送女兒到英國。另一朋友也說,若有錢一定送女兒走。我本來勸說,父母應了解子女是否衝動的人,若他們不是站在最前線,應不會被襲的。

但個多月後的今天,我的想法有點改變。

溫和如守住一幅連儂牆也會被斬至危殆入ICU,平白無事下被警方針對性地搜身,年輕人面對的敵對環境日益嚴峻。他們每天接收資訊,朋輩間又有影響,不能對現狀完全無感。有感之下要付諸行動,又怕會一時衝動過火了。

香港人和北京玩show hand,鋒芒畢露,得到全世界的掌聲和支持。但北京看到的是心腹之患,不能不對症下藥。

今次「無臉孔的抗爭」,雖稱不上是學運,但有不少學生參與應是事實。整頓大學,以至中小學課程、老師的言行規範,應是北京下一步的工作。

自由是港人最珍視的價值,但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在內地都是禁區,兩個地方一河之隔,自由尺度卻是雲泥之別。香港雖不會有「再教育營」,但港人將被「再教育」,應是避無可避。

原諒我比較悲觀。我也希望香港人的路愈走愈寬,而不是走上一條倔頭路。「年輕人是香港的將來,失去他們,香港還有什麼?」這是我在媽媽反送中集氣會上創作的一句口號,祝福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