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中學生集會籲響應

近千中學生集會籲響應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生生不息,大專學界率先發起9月2日起罷課兩周,近千名中學生昨於烈日下集會,呼籲響應9月罷課,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有中學生盼透過罷課向社會展示學生不是沉默;亦有大專講師到場支持,慨嘆社會對不起年輕人。中學生發起昨午3時在愛丁堡廣場集會,近千人席地而坐。現場設有連儂牆和社工支援站等,學生不時高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香港人加油」等口號。

中學生帶同爆眼少女的畫像參與集會,冀社會記住警察濫暴問題。

近千名中學生昨於烈日下在愛丁堡廣場集會,冀用和平方式表達訴求。

教師支持 嘆青年受傷害

集會由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打響頭炮,他稱中學時不會如此關注社會,認為現時中學生對社會參與程度「行得更出」,又指他曾中催淚彈後不斷流眼淚,不止一次像中學生的年輕人為他洗眼。他續稱,即使政府如何嘗試洗腦和灌輸,慶幸香港中學生有獨立思考懂辨別對錯。

參與集會的中五生謝同學表示,參與集會是希望政府可規管警察,不要讓警察任意妄為,又稱最近警察濫暴越來越嚴重,所以也多了走出來。謝同學會參與罷課,但傾向在校內罷課「做功課」,望罷課能讓社會知道學生不是沉默。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讀中五的曾同學指,因林鄭不回應五大訴求,希望用和平方式讓她知道學生訴求,基於安全會在學校罷課,希望靜坐和舉行論壇,亦會帶絲帶和頭盔等。

現場亦有不少教師到場支持,現於教育大學擔任講師的潘先生指,自己曾在中學任教,知道若中學生搞罷課會面對很大壓力,故想來看有甚麼可幫忙,「做大人嘅,就算精神上支持,或者實質上支持,睇下有冇嘢可能做到」。

潘先生表示,作為教育工作者接觸年輕人,「好佩服佢哋,冇估到年輕人咁叻」,近兩個月看到年輕人的組織能力、堅毅和對社會價值的追求等。但潘先生說,看到年輕人受傷甚至付出前途,感非常難過,「個社會好似越係有理想嘅年輕人,就越容易受呢啲傷害,我覺得我哋社會真係好對佢哋唔住」。

集會晚上8時結束,其間默站一分鐘,紀念7.21元朗黑夜事件,亦有集會學生相擁互相支持。

■記者鄧力行、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