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下身剛剛流了些啡色的血,BB會不會有事?我很擔心呀!」小艾握緊拳頭,眼泛淚光,很緊張地問。
小艾今年40歲,努力「造人」很多年了,依然一無所出。可喜的是她最終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迎來她第一次的懷孕,在七周時出現了先兆流產(俗稱為「作小產」)的症狀,便在夜半時分緊急入院。
陪同她過來的還有丈夫、雙親、老爺和奶奶,為的當然是醫生一句「放心,BB平安!」。
「不用擔心,讓我先為你檢查一下,看看你和BB的情況 。」我安撫着她說。
超聲波結果顯示,小艾的子宮裏只有一個一厘米大小的孕囊,內裏空空如也。我的解說還未開始,她已經開始擔心得雙眼通紅。
「小艾,因為你的月經周期不規則,排卵的時間自然會有所推遲,如今只見到一個孕囊也是可以理解的,至少證明得到懷孕的位置是正確的,宮外孕的機會極微。」我指着螢光幕解釋:「正常來說,現在見到孕囊的話,約一星期後,就會在孕囊內見到另一個白色的小光圈,叫卵黃囊;再多過一星期左右,在卵黃囊的旁邊就應該出現一個大約是0.5厘米長的胎芽,以及閃動中的胎心。到那時才算成為一個成功的懷孕呢!」
「還要等兩個星期那麼久!」小艾搖頭嘆息着。
「對啊,你想想,恐怕只有孫悟空出生時是從石頭爆出來,人類胎兒的成長需要的是時間,沒有捷徑。打個比方說,你要搬進新居,你必先有新屋(孕囊),再添置屋內的傢俬(卵黃囊),才能搬入去住(有心跳的胎芽)。」
「明白了醫生,你能不能開一些安胎藥給我呢!我想保住BB呀!」
「小艾,所謂的安胎藥在你的情況下是否有效,醫學上仍然存在分歧,權衡利害之下,我建議你繼續觀察症狀、注意休息就可以了。坦白說,沒有人或藥物能夠保證百分之百能成功保胎,醫護人員只能盡力而為,如果胎兒本身已經存在一定的問題,以致未能健康發育,結果就是自然流產的命運。這就是所謂適者生存的道理。」
一離開檢查室,她的丈夫、老爺和奶奶便急步衝上前來向我問個究竟,我又再語重心長地解釋一遍。
「原來如此,不如你開一些藥給我的新抱,讓我們兩老能早一點見到粒『孫』啦!」奶奶懇切地要求。
我的額頭上冒出了三根黑線,頭頂上剛有一隻烏鴉飛過……
你想見到自己粒「孫」,還是想見到孫悟空呢?
蘇振康 婦產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