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婆婆手腳靈活,行動自如,頭腦清晰。今天來看醫生,很勞氣地說,被手推車從後撞傷右腳。
「那小子推着貨物,在行人路上左穿右插。根本不理途人,只一味叫人讓開。我未及回頭,已經被他撞到,非常痛。幸好沒有跌倒。他卻沒事人一樣,繼續衝。」
婆婆右腳踝和小腿後面有明顯瘀傷,皮膚亦有破損。從後撞傷,除非衝力很大,骨折機會不大。要多注意軟組織和肌腱受傷,特別是跟腱斷裂(Achilles tendon rupture)。檢查後,跟腱正常,亦幸好婆婆沒有跌倒。長者或多或少患有骨質疏鬆,容易骨折,特別是大腿髖關節、手腕、前臂、肩膀。
不清潔的金屬造成的傷口,要小心清洗,妥善包紮。因為容易傷口感染,亦要注射破傷風預防疫苗。看傷口情況,還要考慮口服抗生素。傷口復原,除了避免細菌感染,還要靠血液循環和自我修復功能。血液循環,可別只考慮動脈,靜脈其實同樣重要。長者容易患動脈栓塞。除了心臟的冠狀動脈,四肢的動脈也會因栓塞而令手、腳供血不足。簡單檢查方法是把脈,看足背動脈是否減弱。吸煙人士,周邊動脈會收縮,令供血更加不足。
隨着年紀增加,靜脈曲張亦普遍。靜脈曲張是兩組幫助下肢血液回流的隱靜脈(saphenous veins)因血管壁退化而擴張和鬆弛,令血液滯留腳眼和足部,引致腳腫,亦令傷口難以痊愈。
除了供血考慮,假如傷者患有糖尿病,傷口的復原力更差,亦更容易在復原過程受細菌感染。嚴重個案,有機會發展至截肢,以至細菌入血而致命。
雖然婆婆沒有這些高風險因素,但也不可以掉以輕心。事後想一想,其實婆婆這次受傷,是完全可以避免。在行人路推手推車,好像不合法。不過,店舖用手推車運貨是常態。不少廢紙雜物回收人士,也慣性在行人路推手推車。這三十年,我可未見過有執法的場面。所以,不是法律問題,而是心態問題。
手推車,可以是引致途人受傷的危險「武器」。假如使用者沒有公德心,沒有考慮不小心使用時為別人帶來不能逆轉的傷害,單靠法律,根本不足夠。推手推車的人,有兩種態度。有些人,小心翼翼,總害怕碰傷途人。另外一些人,就像那撞傷婆婆的小子,根本不顧別人死活,因為受傷的不是他自己,甚至以推着車為優勢,更加「打橫行」。像婆婆的個案,無從追究。就算去報案、去投訴,結果渺茫之餘,已經吃足了眼前虧。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