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三年批12億合約予中資

政府三年批12億合約予中資

【本報訊】中國政府嚴密監控國民,背後涉及不少中國科技企業大力配合,引起國際關注;多個國家早前就5G建設問題,表明不信任中國的電訊公司。惟香港卻背道而馳,政府單在過去三年已將價值近12億元的資訊科技項目交給中國企業,部份公司更有中國軍方背景,大量市民敏感資料可能隨這些項目交到中企手中。

航天信息股份最受惠

中標的中資科企中,以「航天信息股份」為最大贏家,2017年起先後奪得新一代公司註冊處綜合資訊系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西九龍總站及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入境管制系統等多份合約,總值6.82億元。

同系公司「香港愛信諾(國際)」亦先後奪得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項目,以及警務處的多媒體控制及顯示系統等項目,涉及金額約958萬元。航天信息股份及愛信諾的母公司為大型央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集團前身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直屬國務院,專責研發導彈、衞星等國防設施。

另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早前提出以中央管理通訊系統取代政府部門舊有電郵系統,該項目去年2月由深圳上市的「彩訊科技股份」中標奪得。不少市民擔心政府的機密資料會被中國監控。政府當時則稱彩訊只負責安裝、整合和維修系統,不會接觸到系統內的電郵及用戶資料。

單計2017年至今,政府已將價值11.87億元的資訊科技合約批予中資企業。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建議當局研究新機制,本地公司投標可獲「加分」,「連個主場都畀埋人哋(中國公司),仲點鼓勵本地公司搞初創創科?」
■記者梁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