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溝通平台全建制 被指「扮傾」

林鄭溝通平台全建制 被指「扮傾」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拒對民間五大訴求作任何承諾,但宣佈會積極與「有心人」建立溝通平台。據知林鄭已邀請約20至30位各界代表本周六首度會面,當中包括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人;不過溝通平台被各界批評為緩兵之計,而發起民間記者會網民亦表明不會參與。

據知林鄭邀請多名政界、宗教界及教育界代表本周六會面,人選包括曾稱願意協助舉辦對話平台、擔當主持的唐英年,提倡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教大校長張仁良及浸大校長錢大康,以及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等。

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曾代表學聯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對話的岑敖暉表示,五大訴求中以落實雙普選至為重要,歡迎社會賢達與政府開會討論如何落實香港民主化;惟岑坦言從平台溝通人選,可見政府無意真正解決問題,「扮傾,以為傾完香港人冇咁嬲」。他強調只要政府提出具體方案,民間會有足夠智慧回應,「唔好話冇大台就唔同我哋傾」。

議員:當市民三歲細路?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已知獲邀參加平台的人都是親建制,加上林鄭至今沒回應五大訴求,指林鄭構建所謂平台只是「整色整水」:「畀埋啲A貨(溝通平台及監警會調查),當市民三歲細路?」

由網民舉辦的民間記者會發言人陳先生被問到若林鄭邀請,會否出席平台會面時表明絕不出席,「我哋唔係大台,冇辦法代表大部份示威者意見」,又指示威者意見在過去兩個月已充份反映,重申「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並不需要對話,質疑政府是想建立大台「捉領袖」,令示威無法持續下去。

一直研究反修例運動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𥧌認為「對話冇話唔可以」,「但首要條件係政府對坊間訴求有一定程度嘅回應」,而觀乎政府連日如何回應五大訴求,「民情上未必接受(對話)」,雖然坊間稱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但李認為示威者懂得判斷落實訴求的次序,認為撤回修例及警方如何處理遊行示威問題,相對而言是政府較易回應的訴求。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