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後去咖啡店歎了一輪李舒的《潘金蓮的餃子》,回到家才省起忘了買新鮮出爐的《世界報》,於是連忙把剛剛脫下的鞋子穿上,急急腳跑到附近找報攤。聖米修大道和索邦大學一街之隔,書卷氣全巴黎數一數二,不論右邊的第五區抑或左邊的第六區,往日幾乎每個街口都有報攤,自從紙媒邁進寒冬,不是摺起就是改賣遊客紀念品,最靠近我家的兩檔多年前已經先後關門大吉,快餐店前十字路有兩檔,夏季報販放暑假去了,只好一直往下走。結果發現整條街營業的只得小廣場旁邊的一檔,不過《世界報》售罄,這一驚非同小可:哎呀,逆權運動今天登全版廣告,買不到怎麼對得起自己?唯有轉進聖日爾曼大道,步伐改為久未啟動的尚派《失子驚瘋》mode,裙拉褲甩往奧迪安方向狂奔。戲院前丹東石像下那檔沒有開,對面馬路那檔也沒有開,心中暗叫死火,天靈靈地靈靈,莫非要飾演越劇梁山伯,「我為你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去到花神咖啡館才有?
布施街口原來有一檔,平時經過沒留意,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付了錢打開報紙,血淋淋的眼罩奪框而出,小朋友的平面設計確實亮麗,比上次反送中更見心思。第三版八一八維園集會報導佔了三份二版面,第二十四版還有駐北京記者的分析文章,可謂情至義盡,教人眼前一亮的,是把林鄭修訂逃犯條例定性為une erreur dans l'erreur,直譯「錯裏錯」。哈哈哈,這些中國通真不簡單,隨手一揮也懂得向《紅樓夢》借鑑,活學活用第三十四回的回目「錯裏錯以錯勸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