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媒體開了一個直播,討論的題目是「移民台灣很簡單」!直播中的三位講者,其中兩位是已經移民台灣的八九十後女生。當中一位女生在台北賣港式雞蛋仔,另一位就在台中開了一間糖水店,他們都是以比較多年輕人採用的「創業家簽證」去移民台灣。
「創業家簽證」的投資金額門檻較「投資移民」方式來的低,如以投資移民申請移民台灣,申請人需在台灣投資600萬元台幣(約150萬港元),經審查通過後,便可獲得居留證,然後需在台連續居住滿一年,即可合資格申請入籍台灣。
創業家簽證 至少等五年
「創業家簽證」的目標對象和入籍的門檻就相對不同,開立公司的創業基金最低要求50萬元台幣(約12.5萬港元),公司還需要營運滿五年,每年再要通過營業額、聘用當地員工數量等考核。 以創業家移民台灣的方法,最少也要等五年才可以取得台灣身份,但就勝在投資門檻低,較適合沒有太多資金的年輕人。但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創業,還要維持五年的生意,談何容易呢?不過,起碼還有這個選擇和出路給香港的年輕人去闖!
看着那個直播,看到那兩個應該還是單身的年輕女子,這麼勇敢地選擇來台灣創業,我們也很佩服她們的勇氣。 我和老公都說,如果我們只是夫妻二人沒有孩子的話,天大地大,我們可能不會選擇移民來台灣。沒有帶着小孩在身邊,移民可能真的可以很簡單, 但像我們帶着三個小孩移民的家庭,移民前的顧慮也真的太多了。
要帶着老人家的乖孫移民外地,我們真的是披荊斬棘,除了要過說服家人這一關外,還要計劃孩子的升學、做生意、居住地選擇等等千百樣問題,當然也有不少帶着孩子移民的家庭,父母幾乎已處於半退休狀態,可能光靠在香港的物業收租已經可以應付台灣的日常開支,這樣的神級家庭當然大可不用計劃太多,可以說走就走, 但若是像我們這些「掹車邊」才有資格移民的家庭,怎樣在移民地維持生計?就是一個必須預先解決和計劃的前提。
離開成長地最困難
移民這個題目,最近應該成為香港人的城中熱話,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朋友向我們查詢有關移民台灣的情況。 有些朋友正在計劃中長線的移民計劃,即是在計劃一年後或以上的移民長遠大計,大多是資金周轉問題,或者覺得孩子年齡還太小,所以不想立即起行。 另外有些家庭行動力超強,看到香港局勢不明朗就決心要帶着孩子移民。
所以移民這回事簡單嗎?其實真的因人而異,快的可以是兩三個月便成行的計劃,慢的可以是遙遙無期的終極目標。 其實在很多歐美國家,都沒有移民這概念,很多人出生、讀書、工作的地方都不是在同一個國家,所以也沒有甚麼離鄉別井的地域限制,不過可能是華人的鄉土情根深柢固,要離開自己長大的地方,尋找他鄉的生活,其實真的不簡單。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