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場上張培賢按桿橫空劃過,彈弓人般躍到全場最高點,卻如大配角乏人問津,一瞬間又從幾米高跌落軟墊,他也習以為常,默默站起,拍拍大腿繼續訓練。
眼前的他有股固執的儍勁,日日與天空打交道,原來是個畏高之人;他心懷奧運夢,雖然個人紀錄與東京奧運標準相差一米有多,就算無緣日本,早盤算會再堅持五年劍指巴黎奧運;二十有六,同儕「搵銀」養家,他零資助自費全職訓練當撐桿跳先鋒,他淡然笑道:「如果我已經玩緊嘅都唔願意去發展(撐桿跳),咁仲有邊個會願意去呢?點解唔可以係我去開始呢樣嘢呢?」
記者:洪量丰
攝影:何穎賢
破香港紀錄先有人識?
體育新聞有時很現實,也帶點功利,新聞價值大條道理,成績就是見報最簡單、最清晰的指標。
四月田徑系列賽時我初聞「張培賢」名字,那天下午徑賽陸續落幕,行家們也緩步返回記者室收拾行裝,忽然有人傳來消息「唔好行住,撐桿跳有人破香港紀錄」!大家止步回頭望去,臉上那新奇表情彷彿以前從未聽聞「撐桿跳」一樣。
一星期後,香港錦標賽旋又舉行,有別上周,儘管張培賢比賽時時雨時晴,行家們早在撐桿跳軟墊前架起相機等待。及至七月我再邀約他訪問,甫入運動場辦公室時我已暗忖來晚一步,只見牆上的行事曆繩頭細字密密麻麻,幾乎每一星期總有一日寫上「借場訪問」四字,場上運動員與張培賢打招呼時也不忘說句「你呢排使唔使咁多訪問呀」。
張培賢10年來從高空重重跌下無數次,兩月內三破港績,即突由寂寂配角變成體壇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