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資助訓練全自費

零資助訓練全自費

以為苦盡甘來,但他貴為香港撐桿跳一哥,最佳成績卻仍未達田徑總會培訓標準(5米11),不符體院資助資格,零收入自費訓練,他慶幸在功利社會中,家人願意在背後支持,「屋企人唔會畀壓力,但係如果我家陣選擇做嘢,未來我就冇乜機會玩番呢項運動。」

做夢很廉價,切實追夢才知難度之高,香港體育世界「訓練、成績、資助」三環緊扣,不下苦功焉得佳績,沒有佳績何來資助,沒有資助又難以吸引運動員放棄其他發展全心訓練,張培賢自資全職練習實屬體壇小眾,他不諱言:「可能九成運動員係有成績先會轉全職訓練,外人睇我可能會覺得好奇怪,我冇出眾成績、又冇體院資助都願意自資,問題係冇資助就唔練嘅話,其實會係惡性循環。」曾經質疑投身撐桿跳的決定嗎?他只知向着標桿直跑,「潑冷水就好少,但其他人會諗『你得唔得㗎?』,但我都唔肯定自己嘅話,中間嘅過程就一定好辛苦。」

張培賢不屬體院運動員,只能在康文署運動場限時限刻訓練,自費約見物理治療師,出國集訓比賽也自掏腰包,「我去做gym要畀錢,食飯都係返屋企食。」他的日常開支全圍繞撐桿跳,器材也所費不菲,撐桿跳長桿一支動輒近萬元,加上不同長度硬度效果各異,他購買多支以備不時之需。桿長數米,平日存於運動場倉庫中,如遇比賽也要特意召來5.5噸貨車運送,他笑說:「有時我同其他運動員一齊運,如果唔係夾份運呢,司機反應就好搞笑,『吓!淨係運兩條嘢呀?』」

長桿平日存於運動場倉庫,如要到另一場地比賽,張培賢要特意電召5.5噸貨車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