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捧深圳成示範區 搶攻人幣國際化業務京要脅降港金融地位

力捧深圳成示範區 搶攻人幣國際化業務
京要脅降港金融地位

【本報訊】逆權運動越演越烈,香港成中央眼中不聽話的孩子。8月18日170萬港人和理非集會之日,國務院同一晚發出成立深圳「先行示範區」文件,當中提出要將深圳建設成全球標杆城市,並允許在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變相剝奪之前在「大灣區規劃」中、賦予香港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但有學者認為,深圳有外匯管制,亦不實行普通法,並不具備成為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
記者:黃尹華

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文件,在7月2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會議已經通過,當時香港的逆權運動已全面爆發。文件全文在周日晚上對外披露,中央政法委微信號昨日作出解讀,指對比香港街頭「把香港推向粉身碎骨深淵」的「亂港暴行」,中央的每一個相關決策,都為香港留下重要的戰略對接點。該文件有助解決港澳,尤其是香港當前的社會矛盾。

中央允許深圳在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挑戰香港人幣離岸中心地位。資料圖片

適逢反送中之際推出

今年2月,中央公佈《大灣區規劃綱要》,香港被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深圳目標定位只是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文件中「香港」出現了102次,「深圳」則只有約40次。不足半年,兩者地位已經顛倒,深圳目標被升格為全球標杆城市,政法委文章指,是紐約、倫敦、東京這樣的「國際一線城市」,即超過現時香港地位。

深圳「先行示範區」更賦予之前《大灣區規劃綱要》所沒有的人民幣國際化職能,並新加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由於香港在此方面已經落後,日後更難追上。另外,深圳「先行示範區」更強調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等金融集資功能。在科研方面,原本的《大灣區規劃綱要》指要建設「廣州- 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今次深圳則被提升為國家科學中心,成為區內科研樞紐。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深圳「先行示範區」的作用,未必會削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又指深圳不具備成為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包括外匯不受管制、人才自由進出及實行與國際接軌的普通法。他續指,上海金融比深圳強,「就算要取代,也是上海先取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不是深圳。」

他強調,香港有自己的特色,擁有低稅制,吸引國際人才來港投資,地位難被取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