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歐超盃一戰面對利物浦力戰至互射12碼才輸波,令不少球迷對林柏特(圖)的車路士又重燃信心,深信回到主場面對李斯特城,應可迎來林伯首場英超勝利。的確,比賽初段的車路士令人驚喜,瘋狂逼搶之下首10分鐘已經三番四次搶到機會攻門,最終入球亦是美臣蒙特從後搶走尼迪迪的皮球,隨即破網。開首的15分鐘,林伯的車路士的確令人看見希望。
不過,戰情越走下去就越靠李城倒去。上半場尾段李城已搶回不少控球,只是未能造出威脅攻勢。車路士望以反擊威脅對手,惜中場配合總是將皮球送到對手腳下。易邊後李城反客為主,不斷透過車路士中場誤傳製造反擊,若李城把握力更好,應可以打開勝門。
球員仍未適應陣式
作為英超新手領隊,林伯理念鮮明,如堅持球隊用球、重用美臣蒙特等的小將。年輕有活力的車路士的確可愛,但過了首30分鐘,球隊要組織一次陣地戰攻勢亦不易。最大的問題似是球員們仍不太適應林伯的4-2-3-1陣式。今仗正選的基奧特與中場毫無聯結,全場僅23次觸球。有基奧特在場,林伯卻不想打衝鋒陷陣,而是希望中場有更多配合再打入禁區,結果就像打少一人。另外,進攻過於圍繞蒙特亦是問題,下半場蒙特成為「失蹤人口」後,車仔進攻就如窒息。翼鋒不論基斯甸普列錫、柏度洛迪古斯,抑或後備上陣的韋利安都未能在邊路製造威脅,狀態以及默契不足等問題仍困擾這幾位球員。
臨場調動值得商榷
除球員表現,林伯的臨場調動亦值得商榷。其實換邊後車路士已一直失勢,除防守上未能堵截李城,進攻上亦難以組織。結果林伯第一個換走的是基奧特,換入譚美阿巴謙,形勢上完全起不了改變戰局的作用。再過10分鐘,林伯同時換入韋利安及高華錫,堅持4-2-3-1踢法,抽走佐真奴費路後令中場更失控。尼高路簡迪後段甚至需自己搶球,再帶前發動攻勢,更不說李城一直進攻左路針對安達斯基斯坦臣。最終車路士不用全失三分,只算是夠運。
兩場比賽當然不能定林伯生死,他有明顯的優點及缺點,但現實帶隊不是打電玩,一切需要時間浸淫,只是這條新晉教練育成之路仍然漫長。
文: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