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香港八間虛擬銀行蓄勢待發開業,當中擁有星級投資者組合的富融銀行(Fusion Bank),行政總裁岑志豪首次接受訪問時,提到每間銀行都有撒手鐧,惟開業前必先有創造價值之產品,他不吝透露其團隊曾經思考的意念,包括「以歌代息」,「自訂定存到期日」等,亦有考慮推出提款卡,不過只是在構想階段。
記者:周家誠
岑志豪指現時正在密鑼緊鼓研發產品、制定流程、建構系統底層。他在訪問中多次強調「創造價值」是銀行先決條件,否則即使開業,亦只會變成一間普通銀行。
岑志豪說:「(虛擬銀行)客戶摸不到我們的牆,銀行應用甚麼形態出現?除了存款、貸款、滙款、轉數,安全信得過,但銀行發展幾百年,已經很全面,為甚麼要用我哋服務?所以我們想做個生態、設計客戶想要的產品。」
與其他虛擬銀行三緘其口不同,岑志豪不吝分享其「諗橋」經過,其中一個點子是「自訂定存到期日」。現時銀行定存年期不礙乎3、6、12個月等較完整期限,「一般定存點吸引到人?可否自訂到期日(Maturity Date)?例如有人想生日當日拎存款利息去購物慶祝。」
他不諱言上述操作有挑戰,例如背後資金安排、流動性、介面等,而申請過程不能複雜,後台銀行系統亦要能夠支持。
騰訊輸出人臉識別技術
其次是如何令本身完備的銀行服務更進一步?岑志豪舉例「以歌代息」,「有人好鍾意聽音樂,但覺得每首歌好貴,20蚊一首日日捂荷包,可唔可以好似做一個基金,投資唔係賺息,而係賺到歌曲?」
他指上述意念若要成真,必須衡量成本、科技系統、供應鏈等,「可不可以真係還到首歌?歌嘅價錢係點?基金可否這樣運作?因為都係牌照嚟。」
富融銀行重視科技研發,大股東騰訊亦有協助,例如輸出人臉識別等技術。除傳統銀行部門如產品設計及財資部門,這間銀行特別設科技及生態圈孵化器,培育科技公司;另亦設有金融科技設計部。
不排除與WeChat Pay合作
事實上,騰訊本身在香港亦有WeChat Pay,岑志豪指未來不排除合作,但富融銀行將會是獨立應用程式(App)存在。此外,他亦有初步構思推出銀行卡,但目前未有深入研究。
定價方面,岑志豪強調價錢只是客戶選擇銀行20%因素,其餘80%是客戶體驗,原因是即使產品高息,但體驗奇差,客戶黏度就會低。惟他亦同意虛擬銀行運作成本較低,沒有舖租壓力,人手開支較低,之後結合操作及營銷成本,就會釐定產品價格。
岑志豪希望銀行業可以走前一步,帶來革命性突破機遇,為銀行業帶來新氣象。被問到有沒有信心在八間虛擬銀行脫穎而出,他指各有優勢,沒有思考太多數字,亦未想甚麼時候才收支平衡,只是着力做好現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