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條路,後面有輪椅!」大雨中,傳來幾聲接力的呼喊,人潮讓開一條小路,四個坐輪椅的人士徐徐來到,人潮立即把商場屋簷位置讓出給他們「泊車」,不相識的人立時上前為他們撐腰。譚先生坐在輪椅上,看着大雨中堅持撐傘走在街上的同路人,感到大家非常團結,「小小雨真係阻唔到大家呢份感情」。
同路人守望相助
譚先生和其餘五個坐輪椅的朋友,相約一時左右在銅鑼灣集會,他們一行人先後一起參與過6.9及6.16兩個集會。兩個月後,幾個人再次相約上街,譚先生說:「約埋一齊,有力量啲。」可是人太多了,譚先生與妹妹只會合了另外三個坐輪椅的朋友,其餘兩個,只能各有各行。
這群坐輪椅的人士,每人的傷病都不一樣,三十歲的譚先生因為脊髓受傷而坐了輪椅十二、三年,他旁邊同樣是三十歲的程先生,則因為脊髓肌肉萎縮症,從出生到現在都坐在輪椅上,程先生說,他習慣了一個人坐輪椅出門,即使一個人坐輪椅遊行也沒有問題,他不會因為自己坐輪椅遊行而擔心,「好安全,香港人都互相守望相助,頭先擔遮啊、幫手叫讓路啊,一啲問題都冇。」
一直以來,他都是遊行常客,早在2003年已參與反23條遊行,他認為當年五十萬人遊行已令政府聽取民意,但今次是一百萬、二百萬人走出來,甚至有各種示威行動,政府也完全無回應,所以他更希望走出來,告訴政府,即使示威者在政府心中是違法的暴徒,仍有很多市民支持他們。
譚先生則說,自己雖然一直留意時事,但從前一直得把口鬧政府兩句,覺得工作比遊行重要,也害怕坐輪椅出來會不方便,以及所面對的目光,但反送中令他感到「今次唔發聲,可能第時冇聲出,玩完」,便一次又一次上街。
不時獲拍肩鼓勵
這天早上,他看到天氣不好,應該會下大雨,而且自己行動不便,猶豫着到底要不要出來,甚至連他的妹妹也勸他留在家中,「我代你行」。但他還是上街了,因為今日安逸留在家中,良心過意不去。
大雨裏,不時有人停下來,拍拍他們的肩膀說聲「加油」。譚先生的妹妹表示,兩個月來也有疲倦的時刻,但看見他們幾個也不怕辛苦走出來,她更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