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明天 - 鄧達智

親子明天 - 鄧達智

老好朋友年中幾次聚會席間,中五學生友友訴說近兩月上街參與和平訴求的經驗;還是正面的多。跟我那些滿身熱血、滿口血海深仇的老友記不太一樣,身高六呎的少女對同行同學某些行徑未必贊同、甚或不以為然;例如開口即粗口!

如果約翰、友友父親,我們的老好朋友不是病逝早走一步,猶如89年五、六月間與我同行上街,定必父女二人組,在過去兩個多月用他的和平方式參與香港訴求。友友的母親沒有阻止她,為工作不斷飛來飛去,寄予女兒全副信心,讓她決定如何參與。

君君在美國東部長春藤大學剛剛唸完一年班,暑假回港,碰上社會運動,除了與他父母、我的老死摯交到南半球滑雪,其餘時間投入各項運動。機場他去了,是第一天,第二天事忙去不了(發生打鬥),第三天自發寫好向遊客及巿民道歉的海報,清場,進不去了。

君君沒參與大夥行動,盡量獨自一人,像他行醫的父親說法:明天是他的、他們的,我們將會退下,雖然還未過二十歲,只要和平不暴力,一切由他自己作主。

法律界朋友的一雙子女剛剛唸完初中,從英國回來放假。女兒兩位外籍同學相約來港作他們家的人客,碰上有史以來香港出了最大的狀況,十萬九千里外的外國人不可能清楚了解,思維上只有一字曰:亂!朋友夫婦使女兒清楚告訴同學們的父母有關香港的情況,是否來港由他們自己決定。其中一位的父母與女兒商量後,取消行程。另外一位的父母認為世上紛亂的地方多的是,香港具備起碼程度的文明,亂局仍具和平訴求的初心,熱血沸騰的年青人衝動避不了,就讓女兒繼續首次遠東之旅,好讓十多歲的少女親身目睹一次社會運動。

蘭子的女兒大學二年班,自六月開始蠢蠢欲動跟書友同上同落參與遊行。從開始,蘭子便放得很明白,交代得很利落:你們姊弟倆就是我的命根子;政治險惡,你們仍未成熟,缺乏客觀視察、冷靜思考,上不上街由我決定,先過了我這對大門再算!

姊弟二人自小乖巧,既然母親態度強硬,也不試探參與遊行可能性。直至7.21之後,女兒再也按捺不住,哭喊着要出門;蘭子迅速走到廚房拿起菜刀,攔截大門:好,你出去,但出去之前,先將我斬死,一定要斬至肯定死硬才好罷手,來來來,反正如果你出事,我也沒有了明天,刀在,你來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