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姐以1,300萬元買入何文田二手樓,更換地板事在必行,估計鋪設面積約450方呎,連工包料費用五萬至八萬元,相差數萬元,分別在物料。《蘋果》邀請Johnny和裝修佬合夥人鄧世民(Simon)親身搜集揀磚攻略,希望打破「平嘢冇好」定律。
購歐洲磚無非「買牌子」
Simon落大角嘴,上了樓上瓷磚舖,老闆介紹兩塊看似一樣的灰色方形地磚,呎價50元是意大利磚,呎價15元是大陸磚。兩塊都屬過底磚,意大利磚較薄,密度較高較硬淨,吸水率較低;大陸磚厚約兩毫米,硬淨度及吸水率相差不遠,「咁揀大陸磚性價比高啲」。Simon指歐洲磚款式較多,消費者選購歐洲磚無非是「買牌子」,覺得品質較佳。
在旺角經營瓷磚舖嘉盛建材老闆陳嘉培指,目前很多國內磚廠已採用歐洲磚廠儀器製造瓷磚,兩者質素分別不大,最大分別就在產地和品牌。
木紋磚最受市場歡迎,大陸木紋磚呎價普遍由15至50元,歐洲由30至130元。Simon表示靚木地板好貴,差的木地板容易受潮,而木紋磚有木的外觀及紋理,又具備瓷磚的耐用、防潮等好處,且價錢相宜。不過他喜歡拋光磚,好處是易清潔,且光澤令大廳更光猛,大陸拋光磚呎價15至40元,歐洲普遍貴3至5倍。
至於釉面磚,Johnny指它只是表面有一層釉,呎價可以平至數元一呎,大陸製普遍10至25元,但表面崩少許就會露出磚內原有色澤。由於它普遍不是過底磚,比較脆弱,較適合用於廁所及廁房牆身,不適合鋪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