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文.樂】小環

【娛.文.樂】小環

大台理應要為她而感恩。別說近年香港小姐不得媒介垂青,連幾日前得出今屆「十強名單」,都已乏人問津;畢竟獨大一台不得民心,連八、九十年代幾曾火熱全城的選美都像明日黃花——如果不是她,香港小姐無甚可談。

她是譚小環,是1994年港姐冠軍。她再次成為新聞焦點,是因為她息影以後與丈夫合搞的小食檔,雖說是「老闆」,卻見她親自在鬧市狹小店面「篤魚蛋」,人人路過都會把她認出來,就見這位前冠軍不簡單!不過她最近再上頭條,是因為反送中集會遊行,她說有考慮過是否營業,但最後連八月五日「三罷」都照常開工,卻不為生意,而是為年輕人派腸粉,叫人看得感動。

譚小環絕對是香港小姐異數,更可能是歐美學院明星研究都找不到的範例,以見一個藝人,竟然由飛上枝頭,到跑落人間,才真箇發光發亮。畢竟她是當年冠軍,大台隨即力捧,卻似乎沒有多少人記得她擔正主角的一、兩部劇集是甚麼;反而她客串過的處境劇 《開心華之里》以及《皆大歡喜》,觀眾即便有印象,卻未必記得她演的角色。或者唯一讓人記得的,是她演過電影《古惑仔》二、三集,然她再受人關注而在去年得到客串角色的電影《洩密者們》,亦無人為意。

當然我們還是會記得,她與鄭伊健合唱過《如果天空要下雨》,都算廿幾年的經典了,但她出過兩張唱片而又有甚麼主打歌曲,又是讓人連旋律也哼不出來。然而她實情是羅文的徒弟,更與容祖兒同期「拜師」,後者已成今日天后,而她就當個平民檔主,雖似一天一地,卻同樣努力。

言則小環何價?這不是貶義問題而像要把人量化,而是想為她的香港意義深思。畢竟她從娛圈近乎天際的高度走下來,不是易事,更不是香港價值愛講的「獅子山精神」,說努力就可以爬升階梯云云。畢竟她的故事是逆向行走——力捧嗎?不爆紅;歌影視三棲?也不爆紅。然後返回「人間」開小店,分店又逐一減少,但她仍是挨着,更以普通人的姿態落手落腳,才是最發人深省的尋常人生。

不過更堪玩味的,是讓人感悟所謂「冠軍」,並非永恒;也如祖兒演唱會自覺首場表現欠佳,連 「十年最受歡迎女歌手」也會認錯而加場重來,讓人免費再看。小環都有這份發人深省的壯舉,就是那走下臺階的睿智,以彌補過失與轉型——這是香港當權者,尤其「考慣第一」的,最欠奉的勇氣。

是故如果港姐冠軍真有光環,小環的環,小卻亮麗。她絕對不是大台港姐或香港社會愛表揚的成功公式,但她是美麗的香港人。
撰文:陳嘉銘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