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錄 - 李純恩

沉浮錄 - 李純恩

那天在家門口碰見鄰居陳先生陳太太,聊天問候,說相約吃飯。回家一想,大熱天時,與其外出,倒不如在家裏吃好了,隔壁門口,走過來就是,拖鞋都不用換。

這就是串門,但在香港大家重私隱,所以跟陳先生陳太太做了二十六年鄰居,他們還是頭一次來我家吃飯。陳先生是廣告導演和攝影師,半個行家,我們又有許多共同的朋友,在八十年代香港的光輝歲月中入行,至今回想,依然回味無窮,其間說起一個以前住在我們這幢大廈的明星,忘了他住在哪個單位,我進書房找出一本從前的通訊錄,一翻查,馬上就有了答案。

這本通訊錄始用於一九八一年,那時我在做娛樂周刊,上面記下的都是當時香港演藝圈朋友的電話與地址,隨着認識的人越多,記下的電話地址也越多。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流動通訊靠的是傳呼機,除此之外就是家居電話。要找明星,電話都往家裏打,家裏沒有經理人,但有星媽。家居電話還有地區號、香港區是5,九龍是3,新界是0。後來,有了水壺電話,再後來有了比較小型的手機,水壺電話的開頭號碼是05484、05485之類。電話號碼不能隨機帶走,換手機就要換號碼,所以通訊錄上的電話號碼經常更改,有的人改得名下那一欄成了滿江紅,現在看起來就是一部香港通訊史。

通訊錄上的人名也是記憶的提醒,有的至今活躍,有的好久不見,但一看名字就能想起模樣,有的即使看見了名字也茫然不知是誰。於是這本通訊錄,隱隱然也是香港娛樂圈一部星運沉浮錄。

如此邊吃邊聊,四十年光景,在筷起杯落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