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年代的史匹堡決定把六十年前的經典音樂劇電影「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 1961)改編重拍 ,並將於2020年底推出上映。我聽到了這消息的當下反應是:將信將疑,凶多吉少。我的感覺是此片重拍,噱頭多於誠意。怎麼片子還沒有拍成,就有這麼多意見了呢?
我在少年時代看「夢斷城西」,被它的華彩和感情震懾,那初戀一般的經驗至今猶新,雖然如今我選世界十大電影,不會將它羅列,但是美國電影協會定出的二十五部音樂劇電影,「夢斷城西」排名第二,居於「萬花嬉春」和「綠野仙蹤」之間,我無異議;當年的惡婆影評人寶蓮姬爾把「夢斷城西」批評得體無原膚,從作曲的伯恩斯坦到飾演瑪莉亞的妮妲梨活,在她眼中都不值一文。那只有怪她和導演羅拔淮士撈錯了骨頭。事實上片中的"Maria"和"Tonight"都相當動聽,而妮妲梨活在李察卑馬向她示愛之後,隔着太平梯只是笑着推他快走:"Yes, yes. Hurry."真是至今難忘。很難想像還會有誰拍得比這更好,尤其是不知道為什麼,史匹堡選擇在新澤西小鎮拍外景,這又怎能和原片當年在紐約街頭實地拍攝佐治查格里斯一干人跳Jerome Robbins編的現代芭蕾同日而語?
說是噱頭,是因為史匹堡把當年飾演安妮妲的烈打莫蘭奴找來做此片的助理製片,並且演出Valentina這個新添的角色。「夢斷城西」裏面有個士多老闆Doc,如今由編劇Tony Kushner將之改寫為一個女性的角色,方便烈打莫蘭奴參加演出,藉此借來一點原來電影的華彩。這就不好,因為只會做成distraction。
「夢斷城西」是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現代版:原劇中的十三世紀意大利兩大家族的鬥爭改為紐約街頭的兩個青少年幫派之間的種族仇恨:本地派噴射黨和外來的波多黎各鯊魚黨。飾演鯊魚黨的演員,好像只有烈打莫蘭奴是貨真價實的波多黎各籍,至於鯊魚黨的首領佐治查格里斯,更是希臘人,照樣被化妝成咖啡色;其他扮演波多黎各角色的白人演員皆要皮膚加工,獨妮妲梨活例外。烈打莫蘭奴對此頗有微言。正如當年荷里活拍以中國人為題材的電影,把演員統統化妝成蒙古眼,我們看了也很不以為然。當年拍賽珍珠的「大地」,不用現成的黃柳霜,卻找來德國籍的Luise Rainer,還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把咱們的黃柳霜氣了個倒仰,一怒之下回歸祖國一年。
特朗普年代是種族歧視變本加厲重現的年代,史匹堡重拍「夢斷城西」是刻意要和這潮流唱對台戲。如今史匹堡立意找拉丁裔演員演瑪莉亞和鯊魚黨,以示誠意,自是意料中事。當年大家對「夢斷城西」中的種族衝突問題並不特別敏感,不過視為製造戲劇衝突的橋段而已,所以才會出現「波多黎各,我心之所繫,讓它沈落海底」這樣政治意識不正確的歌詞;如今重拍相信會有所避忌。史匹堡宣稱他的「夢斷城西」會重筆描繪種族問題。我認為這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好主意。在特朗普年代多拍關注種族問題的電影固然不錯,但是不必拉扯上「夢斷城西」。音樂劇始終以娛樂性為主,沒有人會為了了解法國1832年的六月起義而看音樂劇「悲慘世界」。過份強調「夢斷城西」裏面的種族問題,會變成本末倒置,兩頭不討好,拍成的電影恐怕非驢非馬。若果真有誠意,倒不如放手去另外開拍一部探討種族問題的寫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