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Fact check - 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Fact check - 鄭志文

一再反覆收到我認為應該一眼看出疑點漏洞的文宣式短訊,而發訊人又好像深信不疑,真心分享,還努力護航,我就只想到fact check 這流行用語。

Fact-checking是事實查核。說來容易,但真能找到事實嗎?還是像大家津津樂道的電視劇「溏心風暴」中,李司棋飾演「大契」說的金句:「我話係就係,唔使證據!呢度唔係法庭,唔需要證據,我對眼就係證據!」

這種以眼為證的方法,也要看她是親歷其景的目擊證人,還是像短訊轉發者,眼見其他人轉發的訊息,就信了。法庭上,對證據有更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即使是目擊證人,也要受控、辯雙方的反覆盤問印證。研究亦指出,目擊證人也會因為各種因素,例如先入為主、記性、偏見等,而導致不自知的錯誤證供。至於文件、案例、判詞等,就更加是慣例要原文查核,看有否錯誤引用。

醫生也要常做查證。不過,我要重點說的,不是反覆核對病人身份、藥物名稱、劑量等保障不出錯的三查五確程序。而是近幾十年令西方醫學突飛猛進的「實證醫學」研究方法。

實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通過嚴謹的實驗方法,加上統計學,去評估和印證治療成效、疾病預防等各方面醫治過程會遇到的問題和現象。例如某種降血壓藥的研發,就要通過不同的反覆雙盲隨機對照測試(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去證實和計算這藥的療效、副作用等。又例如,再往回走一步,控制血壓可以減少心臟病、中風及死亡率這一項醫學觀點,就更加經過無數的各種研究來得以確立,特別是病例對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和隊列研究(cohort study)。

大家對實證醫學的認識和讚賞,往往集中在研究實驗和統計學。但其實實證醫學還包括將研究結果詳細發表,接受各界人士的檢視、挑戰,並在相同和不同環境下重複這些實驗,以反覆考證。「開放」和「發表」的機制和平台很重要,大大提高研究報告的質素,杜絕造假,並且令研究結果廣泛流通。

實證醫學徹底改變了醫學的行為模式。病人和醫生的個案經歷不再被推崇備至,反覆印證的大型研究結果才是「黃金標準」。

當然,看長輩圖、看短訊未必用得着實證研究,也不必出動律師團隊。不過,大家至少要有fact check心態,問一問自己,內容是否可信?還有,另一項法律和醫學研究的重點,是利益申報。埋沒良心的「賣花讚花香」,和見利忘義的「拿人手軟,吃人嘴短」,就不看也罷。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