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齋肉驗出動物DNA 素魚蛋含豬魚

4齋肉驗出動物DNA 素魚蛋含豬魚

【本報訊】食素對環境及健康都有幫助,但有素肉生產商卻令茹素者「打爛齋缽」!消委會測試市面上35款標示含大豆或大豆相關成份的預先包裝素肉,其中有素魚蛋樣本竟含有豬及魚基因,亦有三款標示「奶素」的樣本,卻含雞蛋成份,另有六成樣本鈉或脂肪含量爆錶。全部樣本營養成份標籤與測試結果不符。消委會指,標籤錯誤有機會誤導消費者,茹素者對食物成份要求較嚴謹,製造商宜更留意在食物中添加的調味料成份。
記者:盧珮瑤

消委會去年11月至12月從超市、百貨公司、素食店等地,購買35款標示含大豆或大豆相關成份的預先包裝素肉樣本,包括素丸、素火腿、素扒等,測試當中動物基因及成份、防腐劑及營養素含量,並將結果與包裝的營養標籤做比對。

測試後的結果發現,包裝標示奶蛋素的「Saturday」素魚蛋,竟含有豬和魚基因;有三款奶素樣本內含雞蛋成份,分別是「無肉良品」素熱狗、「齋心」雞肉素火腿及「松珍生技」日式燒鰻。

今期《選擇》月刊找來藝人余香凝分享素食心得。《選擇》月刊圖片

六成樣本鈉超標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一個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每日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和66克總脂肪。35款樣本中,多達六成屬高脂或高鈉食物,當中20款鈉含量爆錶。以鈉含量最高的「川之素食」素蒲燒鰻魚樣本計算,進食半包、大約100克已達每日攝入限量近43%。另有兩款樣本屬「高脂」食物,總脂肪量分別22.9克及24.7克,「新月牌」素鴨總脂肪含量最高,進食100克已達每日攝入限量37%。

消委會同時又發現,34款樣本標籤,最少一項營養成份與測試結果不符,其餘一款樣本更沒營養標籤。當中以碳水化合物資料脗合度最低,八成樣本實際含量較標示值低逾20%。

其中「鴻福大佛公」素煙鵝總脂肪含量比其標籤標示的高出逾八倍。雖然全部樣本均沒在配料表上標示有添加防腐劑,但仍有六款驗出有防腐劑,其中「精進荳制品公司」素火腿、「順香」五香素鴨及「生產商:惠州華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銷商:中興發展公司」素雞三個樣本,更含法例規定不可用於大豆蛋白粉及混合物內的防腐劑山梨酸,食安中心已指令將產品停售及下架。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選購有完整食品標籤的食品,購買前應仔細閱讀產品描述、配料及營養標籤等資訊。總幹事黃鳳嫺指,口感亦是分辨食物成份因素,「例如口感偏鹹,可能已經係鈉超標」。

黃鳳嫺亦提醒素肉製造商,因茹素人士對食物成份要求較嚴謹,「要消費者每嚿肉拎去驗完先食,係絕對無可能」,故生產商應注意製造食物時所添加的調味料成份,會否影響食物整體營養和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