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濾泡性淋巴癌 - 梁憲孫

醫述醫術:濾泡性淋巴癌 - 梁憲孫

七十歲的王先生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多月前王先生發現兩邊頸部淋巴結腫大,一直沒有大變化,因此未加理會;近日他又發覺腋下淋巴結亦有脹大現象,因而馬上求醫。「正電子掃描」(PET/CT scan)顯示全身淋巴結腫大,脾臟亦有發大現象。「淋巴結活檢」(Lymph node biopsy)見「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Follicular B cell lymphoma),骨髓活檢亦有癌細胞迹象。陳先生接受標靶藥物「安妥昔單抗」(Rituximab)及化療藥物「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反應良好,病情逐漸好轉。

「淋巴癌」(Lymphoma)有過百種,可分為「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及「非何傑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兩大類。其中「非何傑金氏淋巴癌」佔大多數,包括癌細胞生長緩慢的「低毒性淋巴癌」(Low grade lymphoma)如「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或生長迅速的「高毒性淋巴癌」(High grade lymphoma)如「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患者平均年齡約六十歲,存活率可逾10年以上;腫瘤本身生長緩慢,病者可能發病多年沒有明顯症狀;但要小心腫瘤有可能出現病理變化,轉化成為「高毒性淋巴癌」,死亡風險即大增。

早期「濾泡性淋巴癌」患者,只有單一組淋巴結受影響,接受「放射治療」後,有約一半治癒機會。晚期「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患者可接受藥物治療,一般反應良好,但長遠仍有機會復發;「濾泡性淋巴癌」生長緩慢,若患者仍未有病徵,可選擇定期監察,待稍後病徵出現後,才開始接受治療。

藥物治療方案一般包括「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Anti-B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或「奧濱尤妥珠單抗」(Obinutuzumab);再加上化療藥物如「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療效一般理想。若腫瘤已轉化成為「高毒性淋巴癌」,癌細胞生長迅速,即需要考慮使用較強烈的治療方案,例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加化療藥物「多柔比星」、「長春新鹼」、「環磷酰胺」及「潑尼松龍」(Doxorubicin, Vincristine, Cyclophosphamide and Prednisolone),即 R-CHOP 方案。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