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民間外交揼石長砌 張崑陽

蘋人誌:民間外交揼石長砌 張崑陽

12個大專學生會組成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促請英國確認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及英、美各自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簡單而言就是學界復仇者聯盟,務求將林鄭月娥等人的英、美護照及資產冰鮮處理。

發言人張崑陽借鑑台灣經驗,例如自焚者鄭南榕生前說過:「台灣人是小國小民,但我們也是好國好民。」張崑陽銘記在心,他說:「這是對世上任何弱小而堅毅的民族一個很大的啟蒙。有人說香港彈丸之地憑甚麼對抗中國,其實世上很多國家比香港小,如新加坡。重點不在大小,重點是香港人的意志、堅毅,這就是反送中至今所呈現的。」

另外台灣學者吳叡人鼓勵他:「運動中受傷,要在運動療癒。」因此警黑縱猖獗,小子還是要搞民間外交,16號晚8點在遮打花園舉行集會,到時見。
撰文:陳勝藍 攝影:袁筱儀

23歲的張崑陽在港大雙主修中國研究、政治,而政治裏面又着眼國際關係,香港正好夾在中國與國際之間,他說:「大家都知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這個國際性面向由以前冷戰時期已經開始建立,很多國家在香港都有持份,有百幾間領事館,這是匪夷所思。無論香港政府還是中國政府都不能雙重標準,覺得香港這個國際面向幫中國政府賺很多錢,但同一時間覺得不需要理會國際社會的聲音,想怎樣就怎樣,這是沒可能的。」

醫學上這症狀並不罕見,稱為精神分裂,他解釋:「中國現在需要香港從事很多不見得人的勾當,例如當初買遼寧艦是透過香港成立空殼公司買,因為歐洲仍有很多國家對中國有武器禁運。還有見得光的,例如香港是全中國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兌換中心,中國想打造一個新香港,推行的法律有別於中國大陸,但沒有用的,到最後國際不承認;香港不同,香港有國際承認。現在中國一方面抓緊香港控制權,另一方面扼殺其獨特性,這便是用石頭砸自己對腳。」

學界要求英美制訂及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16號晚會定下主題「英美港盟,主權在民」。他們計劃向兩國提交報告,建議加入更能保護香港的條文,並更新一下香港局勢,原來美國佬對香港認知停留在銅鑼灣書店事件,「美國議會很喜歡銅鑼灣書店、林榮基的例子,他們覺得很難以置信,光天化日下擄走一個人。」

與黃之鋒、羅冠聰等人跟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政治部主管Julie Eadeh會面,中方表示強烈不滿。

統戰.收編 官黑解密

7.21元朗恐怖襲擊比書店例子更誇張,張崑陽提醒讀者,美國參議員Marco Rubio事後自拍片段指控中國政府操控街頭黑幫。早前英國檔案處解密一份1992年文件,更指共產黨早在回歸前已統戰及收編香港黑社會,確保地下秩序支持共產黨,香港平穩過渡,「根據97年英國《每日獨立報》一篇專題報道,主權移交前中國政府經常聯繫香港三合會,所以整件事一脈相承。」

別看他年紀輕輕,對國際關係所知很多,每每列舉他還未出生的事例,例如估計這法案通過不難,只怕份量不夠,「92年立了《美國香港政策法》,原本寫得幾辣,但當時美國總統老布殊是中國好朋友,減去每半年或一年針對香港自治發表報告,變成不痛不癢。今次法案與上次不同就是可以針對個人,違反人權的官員不准入境美國,及沒收在美資產。」

學界又希望英國政府帶頭確認中國政府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國際社會便有理據摻一腿,張崑陽說:「始終英國政府最有道德義務這樣做。《中英聯合聲明》絕非一、兩年前中國外交部所說的歷史文件,沒有現實意義,其實在聯合國有紀錄,這份文件永遠留有雙方簽署,不能單方面宣佈失效就失效。」他提醒說,中國法律學者強世功曾任職中聯辦研究部,這個人兩個月前也批評中國不遵守國際法。

當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帶中國加入世貿,見見世面,以為會長進,「這十多年驗證這是完全錯誤,中國撈盡加入國際秩序的油水,而不需要承擔國際制度的義務。」不止美國,澳洲學者Clive Hamilton著書《Silent Invasion/無聲的入侵》,講述中國企業收購當地傳媒,「所以你要明白中國加入國際體系,通過紅色資本影響全世界,收購、收編、統戰,這一、兩年全世界發覺不對路,共產黨用WTO統戰我,我一定要制衡她。」

民間外交最好時機

今明兩年國際社會板塊移動,中美貿易戰兵凶戰危,英國Boris Johnson(約翰遜)搞不定脫歐就要靠香港立威,明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4月南韓國會大選,年底特朗普尋求連任,香港不搞民間外交更待何時,「他們有選舉就有利益,你怎樣令他們在這個時勢下更加關注香港?無論是美國、英國、日本、南韓、台灣都與中國在戰略上有一定的磨擦,你再向他們sell香港的情況,建立長遠關係。」

有論述也要有行動,訪問當晚學界便有一團人前往台灣拜訪不同組織;下月前往華盛頓,同時英國有聽證會邀請他們講述反修例引發的整個運動,「你應該知道英國有個組織Hong Kong Watch,我們成立之後他們超級興奮,聯繫我們,原來他們兩年前已打算邀請香港學界到英國國會做聽證會,講解香港情況,但竟然找不到人選。我發覺我們已經錯失了一些機會,學界現在成立這個組織,長遠而言可以用學界角度講述香港的故事。」

本月6號他與黃之鋒、羅冠聰等人見了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政治部主管Julie Eadeh,氣煞外交部駐港公署,「很多人問我和之鋒有甚麼分別(二人同齡),香港很多人做這些事,之鋒、羅冠聰、李柱銘經常飛去美國,學界搞這個組織是否想另起爐灶?講真現階段我不關心那些聽證會,如果真的邀請我再算吧。好簡單,美國一個聽證會只有五個位,你找誰去?我當然找之鋒,怎會找我?」

民間外交他有分工,他主力連繫,「我希望連繫美國公民社會,學界當然連繫學界,長春藤聯盟那些大學,香港過往未必有。而香港很多學生正在美國讀書,無論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可以更有效連繫。連繫來有甚麼用?他們透過當地學生身份鼓勵當地參議員或眾議員在國會發聲,用美國民間包圍美國政府,美國政府便有更大動力去幫香港。」

民間外交工作的真義就是揼石仔,「不是今日開工,第二日無端端就有全世界connection,人家也不知為甚麼要給你,這情況下就要鋪橋搭路,找一些有這些relation的人士,拜一下山頭。所說的不是這一時半刻香港的利益,更重要是未來十年我們再面對二次前途問題的時候,難道我們在十年後有一日無端端憑空出世打個電話:『你好,我哋成立咗一嚿嘢,可否幫手?』無人會理你!」

怎想到張崑陽如此樣人當年竟是大中華膠,「08年奧運我為中國隊歡呼,在金牌榜超越美國隊不知為甚麼我就好開心。人人都是這樣,一開始哪有真正本土派,全部都是轉型。為甚麼轉型?就是雨傘,這對很多年輕人都是一個啟蒙、轉型。」從此支持勇武抗爭,15/16年擔任浸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當時傘後只有浸大與港大打正旗號表明本土立場,所以他與馮敬恩熟絡。

2015年的退聯風波,支持留聯的張崑陽已走在前線,不過最後浸大決定退聯,他亦表示尊重。

對手邪惡有本事

雖說本土,當年負責浸大退聯,但也容得下和理非,抗拒教條主義,「當時基本上所有本土派支持退聯,我比較獨特,我支持留聯,好簡單因為學聯有資源,而且我覺得未來學聯所有大學都是本土,到時不用擔心,因為當時對學聯其中一個批評是左膠、大中華膠。最後浸大也退了聯,我也尊重。」

在浸大讀了兩年中國研究,轉到港大從第一年念起同一科,另加政治,很難想像本土派如此關心中國,「甚麼要讀中國?很簡單,因為中國是你的對手,我覺得你要了解你的對手,這是我讀中國研究最大的初衷。事實上我很喜歡研究中國,研究共產黨統戰,這樣幫到我讀國際關係。我發覺中國對國內的手段,換了包裝在國際上都是這樣做。」

又認為:「你憎恨共產黨是一回事,有一件事他們幾黐線,假設我們可以自稱搞學運的人,有幾萬人好似好威,當年鄧小平二十多歲,和我現在差不多,統領幾個省的兵,你找黃之鋒做不做到?你要知道你的對手有多本事,共產黨邪惡歸邪惡,有些地方很本事,他們有本事才邪惡得起。」

在港大首兩年專心讀書,打算日後走學術路,但覺日子太安逸容易變港豬,今年3月擔任港大學生會評議會時事委員會委員。政權總不讓港人喘息,幾個月前修例引發運動,「可能因為我讀歷史,我相信官逼一定民反,歷史就是幾千年來不停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