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中美貿易戰演變成科技戰,內地電子巨頭華為慘成磨心,加上美國對其制裁令將於下周到期,一方面市場擔心衝突續升溫,另一方面華為頭號對手三星或趁機增大市佔率。去年底,三星總公司擢升趙依音為香港區董事總經理,亦是首位女性擔任此職,以「Samsung一姐」身份直接面對詭秘莫測的科技戰場。
記者:李海澄
中美角力間,華為淪談判籌碼,遭美國頒佈禁制令,市場預料其對手三星或會趁機搶佔更大市場份額。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上季報告顯示,三星在全球出貨量的市佔率居首達22%,華為則為17%。趙依音指,華為的弱點──安全性,正是三星的優勢,「我們不會專注其他競爭對手的事情。不過我們的產品獨特賣點之一,就是安全性。」
她認為,華為事件能引發消費者思考,究竟甚麼品牌更適合他們,「我認為消費者非常聰明,他們會留意各品牌特點,成為三星的品牌標籤,這不是競爭對手可以輕易複製的東西。」她未有具體描述兩者「安全性」的分別。貿易戰以來,每每有好或壞消息,都引起手機及相關股的股價波動,但趙依音對貿易戰談判結果,以及電子業前景仍然積極及樂觀,「無論發生甚麼,人們都需要以電話溝通,需求仍存在。」
Note 7出事後吸收教訓
另一種「安全性」──手機安全,她亦大派定心丸。三星2016年推出的Galaxy Note 7,因電池問題發生連串爆炸事故,趙依音指公司非常關注質量問題,「市場上的挑戰就是如此,有時在控制範圍內,有時則未能控制。但我們必須保持警覺,才能迅速解決問題。」當時她亦正使用Galaxy Note 7,「出事手機比例不是很高。」
當年事故發生後6個月內,三星香港遂宣佈停止出售該款手機,以及可換手機或全數退款。她表示,當時立即與總部合作,採取快速行動,包括停售及換機,同時於事故發生後半年內公開交代。「其後公司運用大量研究與開發(R&D)資源,來防止同樣事情再發生。」她補充,今年本港亦實施延長客戶服務熱線至24小時,盼能更有效協助消費者。
趙依音用10年時間,成為三星香港「一姐」,是一個怎樣的概念?3年一個代溝,她經歷了逾3個代溝;三星每年推出S系列手機,她見證S1出到S10。10年過去,感覺仍然新鮮,或許超越時間就是科技的後遺症。趙依音笑言,「好像每天都生活在創新的世界中,令人興奮。」
她形容自己像冒險家,搬來香港前,她跟丈夫總是談論「下一個目的地在哪裏?」10年後回望,她這樣說,「香港對我來說是甚麼?現在是第二個家。香港很有活力、節奏快、並像個熔爐般融合多元文化,這就是香港的美麗之處。」
趙依音曾在多間電子公司任職,包括美國手機公司MOTOROLA,其後輾轉來到香港,並加入三星。當時她於MOTOROLA的總部工作,了解內部運作及模式,對現時管理三星子公司很有幫助。
盼團隊建立「互動」文化
她自言其管理方式是開放及寬宏,「因為我們的市場、行業變化如此大,香港尤其獨特,全球化及有深厚的本土根源,所以作為領導者,你必須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她需學習新技術、新趨勢,並鼓勵團隊成員提出想法推動業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應只成為執行命令的人(order-taker),而是成為發命令的人(order-maker)」,希望建立一套「互動」的三星文化。
「管理層最大挑戰是要擁有願景。」趙依音續稱,很多子公司如三星香港,需要在短期內完成業務目標、有一定成果,但同時亦要平衡長遠目標,例如本地品牌的建立。另一挑戰是要說服總部及高層,將最好產品帶入香港。她現時定期與總部人員舉行會議,並到訪南韓或美國總部作內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