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脈搏】中資四出併購 散播親中文化

【財經脈搏】中資四出併購 散播親中文化

滙控(005)有三名高層離職、國泰(293)涉暴動罪機師停飛,兩名洩客戶資料員工被解僱。碰巧兩者皆已遭中資入股,市場憂慮不少已被中資收購的公司,會否就員工參與社會運動而秋後算帳。有業內人士指,中資入股並有控股權後的公司,人事部會最先改變,並在各部門換入大量內地員工,公司文化隨即親中。這股靠攏中國的氣氛,已隨內地近年四出收購蔓延出去。

中資的平保(2318)去年已成為滙控的單一大股東,持股7.01%。國泰亦有近三成股權早於2009年落入國航(753)手中,董事局中已出現國航的身影,中國航空集團董事長、國航副總裁、董事、會計師共四人現為國泰非常務董事。另外,中港麥當勞亦已被央企中信收購逾五成股份。

參與政治會被「勸導」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觀察到有近半同業已成中資,大部份中資都愛做大股東,想「揸莊」持控股權。他指公司HR傾向聘用同聲同氣的內地人,他曾查看證監網頁內RO(持牌負責人)的記錄,很快就會見到內地拼音的名字,經營策略都會向內地靠攏,內部文件出現簡體字。同行都面對無形壓力,若要升職就要變得「親中少少」,參與政治會被「勸導」,甚至收警告信。

雖然中央2017年叫停企業瘋狂出外併購,百億以上的大項目減少,十億以上規模仍不計其數。最近6月,蘇寧國際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八成股份。K-Swiss經典白鞋亦於最近5月被內地體育用品股特步(1368)以20億港元收購。

對沖基金營運總監、「思言財雋」發言人陳漢輝指,中資公司收購外資公司,都想保留外資公司文化,否則自行開設多一間中資便可,公司就算聘請內地人也多是海歸派。早前有中資收集罷工員工的名單,他亦指是表態做樣。他說雖然盡量行不干預政策,但始終是中國人,改不了用人唯親的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