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看淡貿易戰談判前景瑞銀下調華GDP增長至5.8%

大行看淡貿易戰談判前景
瑞銀下調華GDP增長至5.8%

【中美貿易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擬於9月起對中國3,000億美元(23,533億港元)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後,大行普遍看淡中美無法在本年內達成貿易協議,並紛紛下調兩國的經濟增長預測。瑞銀估算這批原未被劃入懲罰性關稅範圍的中國貨品被加徵關稅後,將拖累未來12個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至少30個基點,並把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由6.2%和6.1%下調至6.1%和5.8%。與此同時,高盛也把美國今年第四季經濟增長由2.0%下調至1.8%。

特朗普上周五表示,還沒有準備好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股當日大幅下跌。高盛在周日發佈的報告稱,對中美貿易戰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與日俱增,不再預期中美能在美國明年總統大選前達成貿易協議,並預期美方針對餘下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將會生效。報告調高了貿易戰對經濟增長衝擊的估算,並指破壞供應鏈將令美國企業的投入成本增加,減少國內的經濟活動,政策不確定性也將令企業削減資本性支出,因此把美國第四季經濟增長下調20個基點至1.8%。

另一家投資銀行瑞銀,也看淡中國經濟。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報告稱,美國是否真的希望達成貿易協議並不清晰,而且近期磨擦升級或令中方立場更趨於強硬,預測短期內中美無法達成貿易協議。「美國經濟、股市、大選情況的變化都可能令情況突然改變,不過目前來看,中美雙方在年內乃至明年美國大選前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降低。我們新的基準預測情形是中美雙方無法在年內達成貿易協議,但貿易磨擦也不會進一步升級。」

人民幣貶值壓力大

瑞銀稱其估算反映了加徵關稅對出口的直接衝擊,以及對消費和投資的負面間接乘數效應,但並未反映因企業和市場情緒惡化以及供應鏈衝擊可能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美國自5月中旬限制對華為的科技出口,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更為明顯,並延續到明年。鑑於特朗普對中國進一步加徵關稅基本上不受國內法律限制和政治因素制約,因此報告認為對3,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加徵的10%關稅稅率「有較大風險」再被上調到25%,美國還可能再加強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

瑞銀估算,美方若進一步把餘下3,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上調至25%,對中國GDP增速的整體拖累可能達80至100個基點。「若貿易磨擦進一步升級,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會降至5.5%。」屆時中國可能將實行量化寬鬆應對,包括央行降準200個基點、下調基準貸款利率50個基點、推動整體信貸增速反彈至13%以上,並加大財政支持等。而在此情形下,人民幣匯率或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2020年底兌美元或貶至7.3。
路透社